第4部分(第3/4 頁)
這才帶著人出門。自打上次出了事,吳氏不許她再出城去,也不許坐馬車,只得乘了轎子去,比馬車又慢了些。待到了茶樓,韓嫣與冷玉如已在雅間裡等候得久了。
“你的手怎樣了?”韓嫣一見綺年進來,便忙著要看。
綺年伸手給她看了,笑道:“一點小傷,已然好了。這大年下的,只當你在府裡幫伯母理事,怎的還有空閒叫我們出來吃茶?”
韓嫣咳了一聲,低聲道:“你可知道那日西山寺究竟是何事?”
綺年其實也是好奇的,忙問:“神神秘秘的,有事快講,莫吊人胃口。”
韓嫣將聲音壓得更低:“聽我父親說,那日是京裡的內衛來捉人呢。只因寺門外馬車這一驚,各家的女眷都亂了起來,連寺廟裡也驚動了,裡外亂成一團,要捉的人也不曾捉到。這些日子,就連衙門裡也悄悄地派人四下裡搜尋,只是京裡有話,不許驚動了人。”
綺年雖早知道這事必然不是小事,卻也沒想到跟京城內衛扯上了關係。內衛乃是皇帝身邊的近衛,他們出手,必然是與皇家脫不了的關係,連忙道:“罷了罷了,這些事,我們不知道也好,知道得越多,越是不得安生。”
韓嫣笑道:“我父親也是這般說的。他都不去盤問此事究竟,只是知府大人吩咐什麼他就做什麼,多一句也不肯說的。那菱鏢和弩箭的事,我也一個字不曾跟他說過。”
綺年越想越覺得那天在西山寺裡看見的和尚必定與此事有關,但這事只好爛在肚裡,萬不能多說,隨口便道:“既是這般,你也不要再向伯父探問什麼了。如今我戴著孝也不好出門,今年這元宵燈節,又只好你兩人去看了。”
韓嫣笑道:“燈節算什麼,等你脫了孝,恰好是我及笄,到時候請了你們一起,好好在我家熱鬧一番。”
冷玉如一直坐著沒說話,這時候才慢慢道:“只怕你這及笄禮,我是去不了的。”
韓嫣詫異道:“這是為何?”
冷玉如神情複雜,半晌才道:“我家那位姨娘,不知怎的跟京裡恆山伯府攀上了親戚。”
韓嫣一怔:“恆山伯府?那可是鄭皇貴妃的孃家!”
當今皇帝於女色上不怎麼看重,後宮裡不過一後三妃,九嬪的位子上只有四人,下頭婕妤美人寥寥十數人而已,算得上是少有的勤政之帝了,不過他娶的妃子們,卻有不少是大有來頭的。
比如說這位鄭皇貴妃,乃是當今太后的孃家侄女。太后出身承恩伯府,原是恆山伯府的二房,因出了太后才封了承恩伯的。
當初先帝有五個兒子,個個都算是文成武略,各有千秋。若是尋常人家,兒子個個成才,該是祖墳上冒青煙的喜事,無奈到了皇家,反而成了奪嫡的亂事。那時候綺年不但沒穿越過來,連這個本身也還沒生出來呢,只是偶爾聽長輩說說舊事,知道一二。
五位皇子中,只有當今聖上、當年的四皇子,託生在一個美人的肚子裡,因著出身不高,自知這大位輪不著自己,不曾參與到這奪嫡之事中。結果一場大亂綿延足足三年,四位出身高貴的皇子死的死廢的廢,只剩下了這位四皇子,安然無恙。
先帝也因著兒子們鬧事,竟然還有意圖逼宮的,連急帶氣,雖則把這亂事全部壓了下去,人卻也不行了。太后本生了二皇子,卻被大皇子暗暗害死了,到了這會兒當機立斷,將四皇子收養到自己名下,便立為皇帝。
今上登位之時不過二十餘歲,只娶了一位正妃,納了兩房通房。既做了皇帝,少不得廣開後宮以求後嗣,太后便將恆山伯府自己的侄女說給了皇帝,入宮就封了妃,轉過年來生了三皇子,便又升了貴妃。
如今三皇子已然十四歲,聽說讀書上頗通透,甚得皇上喜歡,於是子以母貴母以子貴,再加上有得力的孃家,真是如同滾雪球一般聲勢直上,甚至隱隱有些要壓過出身清流之家的皇后。
說起來恆山伯府也確實有些出息。老恆山伯生前就掌著五城兵馬司,要不然當年在今上登基的關鍵時候也起不了作用。如今承爵的長子鄭元是兵部左侍郎,倒是不掌兵,但次子鄭復卻是個千戶,手裡實實是有兵的。長女鄭始,就是如今的皇貴妃。幼女鄭末,也嫁了永順侯府的長子,如今是侯夫人。一門上下,真是煊赫非常。
冷玉如唇角彎了一彎,眼裡卻是冷冷的:“我家那位姨娘的哥哥,三年前捐了個監生進京去應考,中倒不曾中,卻不知怎的跟恆山伯府的人搭上了邊,序了族譜,居然攀上了遠親,在京裡也謀了個官職。前幾日託人捎了信來,說恆山伯府許著幫我爹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