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錢財累積了不少,此時拿出來買糧,足夠撐上一年沒問題。扶蘇同時也拿出了自己的私己錢用來補貼其他雜項──此時他才知道原來自己前身存有不少錢的,那金銀財寶加起來比蒙恬還多了不少。
整輩子都沒擁有過這麼多金錢的扶蘇對著帳簿有點呆住了。
秦牧背手在一邊淡淡地說:「大驚小怪,你領地那處的財寶比這裡只多不少罷了。」重生前的秦始皇疑心一向重,那怕對自己寵愛的大兒子也不例外,在私下沒少把‘扶蘇’的家底起清。
「發了發了……」扶蘇喃喃自語:「這下發達了,這麼多錢!哈哈哈……都是我的!我的!」他抱著帳簿親了幾下,美滋滋地說:「我的錢!」
秦牧不屑地撇嘴,看不慣他貪財的小人行徑,掀起帳篷走了出去。
雖然扶蘇下命令不準擾民,但此舉反而使百姓更為口耳傳頌扶蘇的大仁大義,認為蒙軍和馮軍必然缺糧,因此紛紛把家中的餘糧拿出來,挑著竹擔,把糧食運到蒙軍和馮軍駐紮之地。
蒙恬不收,他們就不走。有更誇張的是走了一百多里的路,只為了給軍隊送糧食。蒙恬收下了後,他們都抹淚表示欣喜。這些純然的感情,讓到冷硬的蒙恬也不禁流了幾滴男兒淚。
蒙恬沒想到扶蘇一行不但沒有使到軍中缺糧,反而賺了民心,又得了糧食。他不禁深思,長公子是不是一開始便猜想到現在的結果?
「報──!」遠方一匹快馬急速地奔跑過來,軍營前方停住了腳步,騎馬的人舉起竹簡,氣喘喘的從馬上摔了下來,扯著守門計程車衛說:「快……快……找將軍……軍情有變!」
士衛臉色一變,立即扶著他,召來同伴先代為守門,而另一個早已經在見到探子的一刻立即飛奔到軍營中央的主帳找蒙恬去。
一刻鐘後,蒙恬終於見到了探子。
幾近趕路趕得口吐白泡的探子緊緊捉著蒙恬的手,然後把竹簡遞上,喘著氣說:「將……將軍!反啦!百姓作反啦!」
蒙恬聽到後,臉色黑得像墨汁似的。
☆、分裂割據秦國
整個帳蓬內站著幾個人,圍著臺案沉默。
上面攤著一卷竹簡,上面潦草地寫著簡單的幾個字,看得出書寫的人是在急忙而又慌亂的情況下寫成的。
情報是自南方傳來的,上面向蒙恬報告南方有為數不少的叛民作反,牽動了不少人,據知其中一帶頭人名叫陳勝,另一個叫吳廣,現在已經佔領陳縣,把陳縣的縣長給殺了,佔為領地,其他人民也有意動,不少縣已經藉機宣佈脫離秦的統治,只是亂成一盤散沙,還沒有一定的規模而已。
只是戰國時期的各國割據之勢,已見趨形,長此下去好不容易統一的國土又再次四分五裂。
蒙恬心情有點沉重,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看來有人算準了他們與胡亥打仗,想趁機混水摸魚,又或者胡亥輸了一仗,覺得秦國的軍力已經不行了吧?
倒是扶蘇和秦牧心中瞭然,只是扶蘇覺得時間軸好像又產生了變化?雖然他半點也不知道陳勝和吳廣是何時起義的,只知道有這麼一樁事,但印象中胡亥的政權好歹堅持了三年。
此時還沒到七月,帳篷內的人都覺得天氣悶熱得令人汗流浹背。也或許有心理因素的存在,全部人的內心都很沉重。
王離出聲:「這,我們還要打下去嗎?」如果他們繼續跟胡亥打,那胡亥必定沒有足夠兵力應付這一群亂民,王離雖然是蒙恬的裨將,對秦國的感情卻很深,不忍秦國四分五裂……
「為甚麼不打?」秦牧淡然地說:「把他打下來,到時再收復其他失地。」秦王陛下把秦國從一個小國變成之前統一的時期,在他眼中,四分五裂甚麼?這都是小意思,他能統一天下第一次,自然能統一第二次。
倒是沒有經歷過那段時期的蒙恬和王離都發愁了,他們同樣不希望看到國家四分五裂。
年紀是在場中最老的馮劫也是很淡定的,他老父因為他反叛的行為,掉了官,入了獄,這場仗無論如何也得打,而且不能輸!
扶蘇左看右看,看著雙方的意見開始不合,他出聲道:「不打我們又能怎樣嗎?難道乖乖地把自己壓回咸陽聽候胡亥發落?」
蒙恬語塞。
扶蘇裝逼地背起手,淡地說:「此時內憂外患之勢皆因我弟胡亥倒行逆施之行,此時若不一舉纖滅他,他朝百姓也只會受更多的苦,說不定有更多的人因而挺而走危,陷國家於不義。」現在只是南方起兵作反已經很好了,北方因為咸陽中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