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第2/4 頁)
拋妻棄子地帶兵逃到了豫州,在那邊逍遙了一段時間揮霍完銀兩又伴上了豫州巡撫夫人。
當時豫州巡撫才死在契丹可汗手上沒滿三個月,殷德花言巧語,哄著巡撫夫人說要為巡撫報仇,接管了豫州府的兵馬順便接手了這位巡撫的第四個新夫人。
殷德想在豫州生存,不做做樣子也不行,剛好契丹一個小王看風離北上,豫州巡撫陣亡,以為豫州沒人,就趁機跑來行事,沒想到撞到了那天殷德正好裝模作樣地去練兵,結果兩邊撞上打了起來,那小王運氣極不好,去殺殷德的時候頭盔被人一箭射下,遮住眼睛的時候殷德一劍刺來就一命嗚呼。
殷德首戰告捷,一來就殺了契丹小王,頓時名聲大振,搖身一變就成了民族英雄,新的豫州城主。
殷德高興之下將自己的功勞誇大了十倍寫了一份奏摺,派人快馬加鞭送去給風離,自請功勞。
風離這邊還沒收到奏摺,就發生了變故。
殷德這邊才坐著代理巡撫的位置,那邊又無巧不巧地來了好事,於是陰差陽錯,代理巡撫就變成了義軍的頭領。
這好事又要說說原來豫州巡撫座下的第一大將韋弗了,這韋弗是和鐵純性格很相似的一個猛將,為人豪爽仗義,生得也是高大威武。
韋弗跟了豫州巡撫很多年,這巡撫也是個好人,對韋弗母子兄弟都照顧有加,還給韋弗在家鄉魏州娶了一個娘子,納了兩房小妾孝敬他娘。三個女人給韋弗生了一個男孩,四個女孩,這個寶貴的韋小公子就成了韋家全家人的掌中寶,韋弗的心尖肉。
這一家人兒孫滿堂,有巡撫的照顧,一家人過得還算好,要不是風離兵敗的事發生,一家人也許就這樣平平淡淡地過下去。
可是因為風離兵敗,一切都被改變了。
離軍兵敗,北宮割地讓公主和親,風離退回京城養傷,無可非議,作為大將的韋弗雖然對風離兵敗有些怨言,基本還是理解的。
都是帶兵的,勝敗乃兵家常事,離王打了那麼多年仗敗這一次情有可原。
韋弗同情著風離,也擔心自己的家人,自己因為戰事走不開,魏州有動亂也不知道輕重。一邊擔心,一邊派人去把自己的母親家人都接過來。
沒想到家人接來了,也接來了不幸,他視為自家香火的掌上明珠兒子韋賀生了怪病。這病只要有人在他面前大聲說話或者聽到馬蹄聲就會發病,輕者口吐白沫,縮在角落,重者抽搐昏暈,胡言亂語。
韋弗第一次看到兒子發病就驚呆了,這樣的男孩,能帶兵打仗嗎?
他一個大將的兒子,聽不得馬蹄聲,這……這說出去成何體統?
韋弗不知道兒子怎麼染了這種怪病,把娘子小妾都叫來,一番逼問之下,才弄清讓兒子得病的原因……離軍兵敗!
離軍兵敗,當日風離帶兵退回京城,在魏州橋頭被百姓圍堵,當時韋弗的小妾和娘子也帶了韋賀在人群中看熱鬧,沒想到百姓扔菜葉石頭驚擾了離軍的戰馬,戰馬亂跑,衝散了人群。
韋弗娘子失手抱掉了韋賀,韋賀在亂馬中差點被馬踢死,病根就由此而來。
****
☆、重如泰山
韋弗娘子失手抱掉了韋賀,韋賀在亂馬中差點被馬踢死,病根就由此而來。
韋賀當時差點被馬踢死,危急中是風離從疾奔的馬蹄中用槍將他挑出,當時圍觀的百姓都以為他因為百姓扔爛菜葉惱羞成怒,遷怒在韋賀身上,一槍挑死了他,沒想到風離只是憑藉高超的武功用槍穿過他,救下了他。
換做其他人,或者韋賀要是事後不因為驚嚇過度,這事就沒下文了。
可是韋弗家不同,韋弗母親生了四個兒子,除了大兒子早早夭折外,其他三個都成了武將,韋弗在家排行老三,因為性格易怒,算是家裡最不成器的一個,哥哥和弟弟都在軍中打仗,一個早年已經戰死沙場,另外一個弟弟也以年前在戰場上失蹤,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韋弗孃親就只剩韋弗一個兒子,幾個哥哥弟弟都沒有留下子嗣,韋賀就成了韋家的獨苗子香火。
韋父死得早,韋老夫人一人把幾個兒子拉扯大,又把幾個兒子都培養成人,功勞可謂很大。韋家男丁因此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特別孝順母親。
娶進來的媳婦妾室,誰也不敢對韋老夫人大聲說話,一開始有個妾室不知道這厲害,有次因為飯食的關係抱怨了幾句,被韋弗知道了,拉到母親身邊,當著母親的面打了二十鞭子,還是韋老夫人過意不去勸說才沒趕她出去,由此可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