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3/4 頁)
山折梅手。
天山折梅手是逍遙派另一項絕學,雖然只有三路掌法,三路擒拿法,一共六路武功,但包含了逍遙派武學的精義。掌法和擒拿手之中,含蘊有劍法、刀法、鞭法、槍法、抓法、斧法等等諸般兵刃的絕招,變法繁複。每一路口訣雖然只有十二句八十四個字,但非常拗口,接連七個平聲字後,跟著是七個仄聲字,這首歌訣的字句與聲韻呼吸之理全然相反,實則是調勻真氣的法門。口訣雖只八十四個字,但涵蓋的內容可是包羅萬有。
事實上虛竹重掌靈鷲宮後,天山折梅手兩次牛刀試,高明之處可見一斑。天山折梅手另一高明之處,還在於它在逆境情況下可以脫困。只是此功以深厚內力為基礎,內功越高,折梅手功效越大。總的來,論掌力威猛,降龍、黯然平分秋色,論掌法精妙,天山折梅手獨一無二。
效果是極其明顯的,周伯通對於這樣有趣的武功十分感興趣,學習起來勁頭十足進度飛快,加上天資非凡用一日千里來形容都不為過。
只不過花費了區區五天時間,周伯通已能將三路掌法,三路擒拿法,一共六路武功的天山折梅手使得有摸有樣。
只不過他的性子實在是太跳脫了,學會了新武功,便要現,非找人比武不可。古凡不比,王重陽他不敢找,這全真上下可倒了黴了。
本來武功就不如他,再有突破的情況下,哪個是他對手?就是全真七子,在切磋之時,被他抽冷子來上一下,猶如羚羊掛角屢屢見效。
本來百招分勝負(切磋不是拼殺,拼殺七子也許接不下週伯通十招,切磋不一樣)的切磋,他這抽冷子來一不,七子們全都中招了。
看到打贏之後,人得志,大言不慚,狂噴他們習武不認真,資質也比不上的周伯通,氣的全真七子差點發狂圍毆了他。
而王重陽竟然視而不見,隨他們折騰。
弄的古凡有一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趕腳。書上的周伯通經歷了黃藥師5年的軟禁,都會得個“老頑童”的稱號,更不用是現在了。
古凡看看王重陽,王重陽竟然假裝什麼都看不到,一副抬頭看天氣的樣子。
古凡忍不住地心:這是三歲四歲,狗也嫌嗎?
沒錯,他的就是周伯通。
過去看電視,還覺得老頑童很搞笑,很有意思,可是真的近距離接觸了,當這些玩笑出現在自己身邊的人,甚至自己的身上,也才發現這玩笑不是那麼好笑的了。
單他那粘人的功夫,古凡第一天便深有體會了。
他從七子口中聽到他們的推測,是跟在自己身邊,武功會大進。他是晝也跟,夜也跟。
而且夜裡還非要跟古凡睡在一起,還要抱著睡。嚇的古凡一夜沒睡,直接起來打坐了一夜。
古凡看了看王重陽,這便宜師兄又去看地了,似乎地面上有螞蟻搬家一樣。
沒辦法,古凡只能出面,表示此乃正常現象,周伯通心性跳脫不拘泥形式,正好與這手天山折梅手的功夫精髓契合,如果換作全真掌法估計表現就平平了。
不想古凡的解釋,卻讓王重陽興奮起來。他不看天,也不看地,直接拿周伯通當了白鼠,當即便教了他全真基礎掌法。
全真基礎掌法本應是所有全真弟子必學的掌法,至少王重陽是這麼規定的。不過當時周伯通他是師弟,不用從基礎學起。王重陽覺得周伯通有當年打下的武功底子,也就隨了他的心願,並沒有從基礎教起。
全真基礎掌法比之天山折梅手的功夫可要簡單得多,畢竟一個是基礎,一個是絕學。周伯通只花費了短短一個時辰便草草學會,只是打出來之時中規中矩平平無奇怪,哪還有之前使出天山折梅手之時的機靈古怪?更不必抽冷子陰人了。
王重陽頓時了悟,阻止不服氣的周伯通繼續猛練,只讓他繼續練習天山折梅手。
古凡也告訴了周伯通天山折梅手的後續變化。
天山折梅手變化繁多,天下任何招數武功,都能自行化在這‘六路折梅手’之中。從這角度,是最適合貪玩貪新的周伯通去練的武功了。
第章、引出妖修
古凡的此番舉動,不管是王重陽,還是七子等人大開了回眼界,對於教導弟子卻是有了另外的見解和看法。
要知道王重陽一開始教徒弟,那是恨不得什麼都教了。填鴨式教育,信奉嚴師出高徒。甚至有點兒入魔,覺得弟子沒學會學全,完全是打的不夠。
後來全真弟子多了,王重陽不可能親自去教,便由七子代勞。只不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