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製陶(第1/2 頁)
“好了,大家別猶豫了啊!要是回去的時候天黑了,河對岸會有一定的危險性。而且物資在這裡又不會長腿跑了,我們可以明天或者是後天接著來搬。”
牛峰直接對著大家說道。
大家聽了一想也是,天一黑蛇蟲鼠蟻等等都會對狼部落的人們形成危險,可能一不小心就會丟掉了自己的小命。
到時候就算是拿到了很多的物資也沒有任何用處的,死人是不需要使用那些東西的。
還好牛峰來的時候考慮的很詳細,他讓人帶來了獸皮袋子和獸皮繩,可惜繩子不多,並不夠讓他將恐龍飛船的頭部綁上拖走。
等大家都回到部落的時候,天還剛剛黑。
留守部落的人和老人幼兒看到大家揹回來那麼多的食物都想著今年的冬天應該是不用捱餓了吧。
牛峰直接吩咐白狼對食物進行處理加工,而金屬塊或金屬片也需要重新加工下才能當作武器。
牛峰發現自己的靈魂能量又儲存了兩點多,他又可以招收一個忠於自己的狼部落成員。
他叫白狼喊了他部落裡面的一個專門製作陶器的人員。
狼陶陶是狼部落裡面的陶工,他也是白狼的親大伯,主管生產一些陶製品。
他所謂的生產陶器就是挖坑底的泥,然後用泥做成各種器具的形狀。
最後直接將這些放進窯洞裡燒,不碎者就是成品,這樣的話成品實在太少,所以他們製作的陶器都不夠他們部落裡面的人使用。
這在牛峰看來簡直粗糙到無法形容,他直接洗腦了狼陶陶,不過也將生物腦中的製陶制瓷工藝傳輸給了他。
比如製陶前的土必須手工煉泥,首先要進行曬泥。
一般粘土(陶土)從礦山開採出來後,要經過3~6個月的自然風化,透過風吹日曬和雨淋,堅硬的粘土礦會鬆散,便於粉碎,同時雨水也會衝去部分可溶鹽類及其他對製陶無益的礦物,從而提高粘土的純度而這裡只能簡化處理;
(2攪泥。將曬好的陶土放入水中慢慢攪拌,使陶土融化變成泥漿;
(3)過漿。把多層帶細孔的皮毛放在竹扁上,使泥漿透過毛皮,過濾掉其中的碎屑、雜質,得到乾淨細膩的泥漿,再將過濾後的泥漿沉澱,排放掉表層的水,就得到了完全細膩的泥漿;
(4)晾曬去水。將完全細膩的泥漿堆放在平臺上晾曬,待泥漿邊緣出現裂紋、表面已無水分為最宜;(5)柔泥。先用棍子打泥,目的是將經過一系列過程後結成塊的泥打鬆散,然後再用手不斷地揉搓,去除泥中的氣孔,使泥的質地更細膩,這樣才得到最終用來做陶的陶泥。
等陶泥處理好後還要進行泥板成型,這個還要用到擀泥杖和泥拍,還好這些工具都可以讓牛峰他們用金屬片加工出來,順便還可以製作出古代的轆轤機。
有了工具其他也就是讓狼陶陶按照牛峰傳授給他的步驟來辦就形了,不過剛開始泥板成型肯定是失敗的多,成功的少,等他們有了經驗之後就會好多了。
接著首先是要印坯,此過程用到了印模。
印模的外形是按坯體內形弧線旋削而成的,將晾至半乾的坯覆在模種上,均勻按拍坯體外壁,然後脫模。這就完成了印坯的過程。
然後是利坯,將半乾的坯放於轆轤機上,轉動轉盤,用刀旋削,使坯體厚度適當,表裡光潔,這是一道技術要求很高的工序。
利坯,也稱“修坯”或“旋坯”,是最後確定器物形狀的關鍵環節,並使器物表面光潔、形體連貫、規整一致。利坯的工人不僅需要熟悉泥料效能,而且要熟練掌握造型的曲線變化和燒成時各部位的收縮比,以及各部分留泥的厚薄程度。
一般來說,同一器物的不同部位,坯體厚度各不相同,因為不同部位在高溫燒成時的收縮率和受力情況不一致,因而利坯時應控制不同部位的泥坯厚度,以防止其燒造時變形。利坯時對於坯體厚薄程度的控制及其識別方法是掌握利坯技術和確保利坯質量的關鍵。
按一般經驗,測定坯體厚薄是以手指上下撫摸並輕輕彈叩,聽其不同部位的響聲。
坯體較厚者,彈之發出“咯咯”之聲,修至中等厚度時則發出“咚咚”之聲,高檔瓷坯體修至適當薄度時,彈之則發出“卟卟”的脆聲。
之後就是曬坯(也叫涼坯),將加工成型後的坯擺放在木架上進行晾曬。
最後就是素燒,素燒是將黏土轉化成永久陶瓷的第一步,通常在沒有施釉時進行。一般情況下,素燒溫度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