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第2/4 頁)
兒子為妻。
在天下群雄四起,所有人都揭竿起義的時期,唯有嶺南宋閥與四川不曾有過任何動作,宋缺之所以不動,乃是為了蓄勢待機,尋找合適的出手時機,而獨尊堡之所以不動,卻是為了保持四川一貫的和平安樂,因此一直採取中立之態,靜等天下明主出現,到時候隨著大勢走,貨賣帝王家,這便是四川勢力打的如意算盤。
只是由於慈航靜齋的傳人師妃暄的插手,如今解暉與李唐似乎有暗通款曲之意,這種做法已經有違他們所制定的保持中立靜等明主的戰略意圖。
但如今因為楊易的橫空出世,為師妃暄削髮剃度,大鬧長安,威震草原,使得天下大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解暉只要不傻,就不會再做出與支援李唐的明顯舉動。
當今之世,已經不只是李唐一家獨大。
對於解暉這些小動作,非但楊易清楚,宋缺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寫信之時,宋缺毫不避諱楊易,大筆揮就四個大字:何去何從?
他寫的字也如同他的人一般,筆筆如刀,懾人膽魄。
在信紙上署名之後,宋缺想了想,終究與解暉是多年的弟兄,不忍他誤入歧途,到時候真的做出錯誤之舉,怕是自己女兒也跟著受罪。
他將書信遞給楊易,笑道:“楊兄,你也在上面署個名罷,省的他拿不定主意!”
楊易看了宋缺一眼,笑道:“也好,解暉堡主的大名我也素有耳聞,能與他有書信來往,楊某求之不得。”
當下接過紙筆,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若是說宋缺的字型如刀,那麼楊易的字型卻是如長槍大戟,若壯士揮拳,只看字型,就有一股沖天豪氣撲面而來,這種獨特的氣韻,那是無論如何都模仿不來的。
宋缺看罷多時,歡喜讚歎不盡,“楊兄一手好書法!”
楊易笑道:“寫個名字而已,又有什麼好與不好?”
宋缺不再多說,喚過宋師道,吩咐:“派人將書信送於獨尊堡,讓他當場看信,當場回書!”
宋師道躬身問道:“是孩兒親自送信,還是選家中旁支中人?”
解暉獨霸四川,身份地位極為不凡,雖然不是世家門閥,但卻勢力之大,並不遜色於門閥大族,以往宋缺與他有書信來往,基本上都是有族中子弟親自送達以示鄭重。
見宋師道問及此事,宋缺冷聲道:“隨便找個人就是。”
宋師道心中一凜,知道父親已經對解暉產生了極大的不滿,低頭道:“是!”
諸事安排已畢,宋缺哈哈笑道:“楊兄,最近有人送來幾兩好茶,我正愁無有知己共品,楊兄來的正好,且來嚐嚐我嶺南的茶水。”
楊易笑道:“宋兄的茶水,無論如何不能錯過。”
宋缺笑道:“隨我來!”
宋缺幾乎沒有好友,他無論是在官場俗世中的地位,還是在江湖中的地位,都已經是站在了巔峰之處,這也導致他眼高於頂,目無餘子的性格,真正能有資格與他相交之人,也就是解暉、梵青慧等寥寥幾人。
至於寇仲,只是他欣賞的一個爭天下的代理人,而不是朋友。
在他認識的這些人,梵青慧是個女人,而且還一個出家了的女人,解暉格局太小,而寇仲因為出身問題,自身修養不到家,只能與之共談天下而不能共論詩詞。
這些人即便可以為友,但也成不了知己,直到今天他遇到了楊易。
從看到楊易的第一眼時,宋缺就有了看到第二個自己的奇異感覺,兩人同樣精彩絕豔,同樣的英風銳氣,同樣的威嚴肅穆貴氣逼人,更妙的是,兩人在都是維持漢人正統,支援寇仲取得天下。
所謂千軍易得,知己難求,楊易的到來,使得宋缺喜不自勝。
幾日時間裡,兩人談經論道,說武論文,品茶觀花,飲酒對弈,俱都生起惺惺相惜之念。
楊易一直在嶺南住了將近一個月,在這段時間裡,因為宋缺與楊易的死訊傳出,整個天下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除了四川解暉不曾有所動作之外,天下所有勢力又開始新一番的攻伐。
洛陽成了首當其衝的攻擊目標,楊公卿困守洛陽獨木難支,正在攻打江都的寇仲不得已返回洛陽,與群雄對峙。
與此同時,號稱擁兵四十萬的梁王蕭銑,開始對嶺南之地發起進攻。
許多處於觀望天下形勢的勢力,紛紛戰隊,尋找聯盟,共謀時局。
這天,宋智上山對正在與楊易對弈的宋缺稟告道:“大兄,蕭銑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