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第4/4 頁)
這巨大的洞窟之內遍佈這不知名的會發光的苔蘚,整個空間都被籠罩在碧濛濛的綠光中,雖然不是很明亮,但視人辯物已然足夠。
這條三途河大大有名,當年金玄感就是在這條河的河底,每日持刀與食人魚相鬥,才將自己的意志磨練到了極其堅韌的地步,為日後成就武道大宗師奠下了厚實的基礎。
因為這三途河實在冰寒的不可思議,其外發的寒氣即便是武道高手也不敢忽視,火雲州有不少青年武道高手為了測試自己的武道修為,都是以看彼此距離三途河的遠近來衡量一個人的功力深淺。
在楊易進入玄感洞之前,已經有不少火雲州的門派子弟前來測試,但距離三途河最近之人,也有十多丈遠,河邊上百青年人中,無有一個能夠靠近河面,便是往裡多邁上一步,也是難能。
“這三途河奇寒無比,你們年紀尚輕,修行時間還短,走不到河邊也在情理之中,日後勤加用功,早晚有一日會走到河邊,掬一捧寒陰真水!”
一名中年人站在河邊不遠處,對一身冰霜的門內弟子訓斥道:“走不到河邊算的上什麼,我當初在門內第一次來這三途河邊,比你們還有所不如,如今不也能夠在河邊掬水而行麼?”
中年人這次來河邊試煉的十幾個徒弟,儘管萬般努力,卻無有一個能夠靠近河邊十丈距離,也因此俱都沮喪無比,心下自卑。
中年人見他們意志消沉如此,自然要盡心開導一下,免得真的將他們打擊的一蹶不振,那日後可就得不償失了。
他正向幾個弟子訓話,猛然有人在身後大笑,“哈哈,慶餘兄,你們火雲派也來此地試煉來啦?”
張慶餘轉身一看,臉上一沉,只見一名白衣中年人當先而行,身後十幾名揹著長劍的白衣弟子跟隨在後,這些弟子人人如出鞘長劍一般,渾身透著一股殺氣。
“晦氣!雨山劍派的人怎麼今天也來了?”
這雨山劍派與火雲派一向不大對付,彼此門人弟子相見,從來都是冷嘲熱諷,互相拆臺。只是這些年來火雲派日薄西山,而雨山劍派卻卻是蒸蒸日上,幾百年來接連出現了好幾個精彩絕豔的弟子,其中以當今的門主最為了得,竟然已經成就了武道宗師,這對從來沒有出現過武道宗師的小門派來說,一個武道宗師,已經是難以招架的龐然大物了。
也因為這樣,這段時間,雨山劍派面對火雲派,越來越強勢,火雲派無奈之下,只能忍氣吞聲,暫時蟄伏。
今日張慶餘率領火雲派弟子來三途河畔試煉,本就已經比往常提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