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第4/4 頁)
銳,也只有逃跑的份兒。
當初準備埋伏楊易之時,頡利曾經向他們草原的武神詢問過此事,“我這五千精銳,能否留下武學宗師?”
當時畢玄回答道:“若是部署得當,確實有圍殺宗師的可能。”
有了畢玄這句話,才有了頡利伏擊楊易的事情。
草原之人,對於天下武道高手的認知,就只有武尊畢玄、奕劍大師傅採林與散真人寧道奇三大武學宗師,對於三大宗師之外的武學高手,能夠被他們認可的,也就只有霸王杜興與青年高手跋鋒寒,還有突利可汗。
至於中原好手,便是邪王陰後,也不足以令他們發自內心的感到重視。
連這些魔門高手都是這樣,就更不用說是剛剛現身這個世界的楊易了。
雖然楊易做了種種驚天動地的大事,但這種大事挺起了未免太過於玄奇與不可思議,反而少了許多可信度。
真正知曉內情之人,自然對楊易的厲害,感到恐懼,對於沒有見識過楊易厲害的人來說,楊易做的事情越多,鬧得風波越大,就越發成為了中原武林人物的誇大其詞。
他們甚至連楊易單身擊殺趙德言與康鞘利都不怎麼相信,至於單人獨騎大鬧長安城更是被他們嗤之以鼻。
若是不是楊易在山海關內擊殺幫的幫主霸王杜興,又挑了北馬幫的駐地,他們甚至對楊易還會更加輕視幾分。
能以五千精銳伏擊楊易,對所有來說,就已經是對楊易最大的重視了,當初頡利可汗為求萬全之策,又為了斬殺楊易示威中原,方才帶了這麼多精銳鐵騎。
但誰知道千算萬算,卻是沒有算到楊易竟然是如此恐怖,單騎鑿穿五千精銳,沿途追殺頡利可汗上百里,遇到三萬狼軍之後,竟然絲毫不懼,正面硬抗,又一次殺的頡利心驚肉跳,撥馬奔逃。
直到又跑了上百里之後,在屬下的建議之下,方才進入途中的統萬城稍作休息。
阿史那思摩見頡利可汗一臉沮喪之色,小心翼翼的安慰道:“可汗,有三萬狼軍的阻攔,這楊易雖然了得,但終歸是血肉之軀,定然不能活著離開草原,也算是為報了可汗被此人羞辱之仇,您又何必心傷?”
頡利可汗聞言定定看向阿史那思摩,忽然落淚道:“五千精銳不能擋,難道上萬精騎就一定能擋得住?縱然能夠擋得住,難道就真的能殺了此人?”
頡利逃跑之時,三萬突厥戰士,共有兩萬迎戰楊易,還有一萬保護可汗,如今正在這統萬城中休息。
想起被楊易斬殺的一個個帳下精銳,頡利可汗心中大慟,“可憐我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