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第3/4 頁)
劍氣破開了楊易拳頭的罡氣,向楊易手臂經脈迫去,同時爆散的竹葉也疾射楊易面門。
“好傢伙!”
楊易早就知道太虛劍氣最是難防,秦爽在府裡也與他交過幾次手,甚至將太虛劍氣怎麼修煉也全都告訴過他,但知道歸知道,憑他現在的武學積累,卻還是不能想出一個防止劍氣入侵的法子。
當下變拳為掌,手掌一抖,剛剛侵入他臂膊內的一縷劍氣已然被他抖了出去,同時一口氣吹出,飛到他面前的一蓬竹葉全都被他吹的倒射而回,反撲張道然。
將竹葉吹飛之後,楊易手中也多了一根竹枝,向張道然刺去。
武學修為到了他們這個層次,草木竹石在手,並不遜色於尋常的神兵利器,此時只是印證武學,又不是殊死搏鬥,用真刀真槍太過於鄭重,這般取竹做劍最為合適。
楊易這一劍刺出,本來狂放霸道的氣勢陡然一變,變得中正平和,不偏不倚,似乎是隨著年紀的增大而漸漸悟透了人生的智者一般,不再鋒芒畢露,而是藏鋒於內。
這一劍正是儒門劍術,中正劍法!
不偏不倚,謂之中正。
這一劍,純正、剛直,與入門的浩然心法最為相宜,一劍刺出之後,楊易渾身內力浩浩蕩蕩從長劍之上傾瀉而出,全身穴竅全開,身子一震之下,體內小天地與體外大與天地的阻礙突然消失,天地精氣與體內精氣轟然相合!
這是楊易成就武道宗師之後,第一次施展儒門劍法,此時此刻,他才真正瞭解到了這門劍法的精髓與真意。
人與天地合,天心即我心,這一劍刺出之後,全身息關在心法的運轉之下,自然而然的與天地精氣合一,挾天地大勢,以斬攔路之人!
尋常人畢生求之而不可得的天人合一狀態,卻在楊易這一劍刺出之後,被劍勢“強迫”著帶入了這種難言的境界,這便是這套劍法的恐怖之處。
見到楊易這合於天地的一劍,對面的張道然終於變了臉色。
第二十章君子不器
面對楊易這合於天地的一劍,張道然不敢硬接,也無法硬接,他只能退!
他們腳下的竹林怕不有十多畝大小,張道然向後一步退出,已然到了竹林的邊緣。
他好像背後長了眼睛相似,正好站在竹林邊緣的一根青竹梢頭之上,再退後一點,便會踏空,但他就是這麼可巧的停在了最邊沿的這棵青竹上。
這世間已經很少有事情令張道然變色,但今天見到楊易一劍刺出,便進入了尋常武者畢生而不可求的狀態之中,這種轉變之自然,進入之隨意,似乎他隨時隨地都能進入這種狀態,這才是令張道然吃驚的地方,至於楊易刺來的這驚天一劍,反倒還在其次。
楊易手中竹枝已經點了過來。
張道然的身影忽然在青竹之上消失。
下一刻,他出現在了楊易身後,手中竹枝點向楊易後心。
既然不能硬憾,那便躲避,另行攻擊。
楊易這一劍若是對宗師之下的武者來說,那絕對是夢魘,光是出劍的氣勢都能把對付震懾的大腦不能運轉,敵人只能引頸受戮;但對於張道然來說,雖然不能硬接,但躲避開來卻沒有什麼問題。
武學之道在於功力,更在於戰術的運用,既然對方不可力敵,那麼便以巧取勝。
武學之道最忌拙力,也只有楊易才會閒著沒事幹的與敵人互拼掌力,真正的武道在於技巧與智慧的同時運用,而不是蠻幹互拼。
就像一個武學高手面對敵人射來的炮彈,雖然也能將炮彈接住,但若是能夠躲開的話,為什麼要接?
徒耗精力,智者所不取。
只是每個人有每個的戰鬥之法,對於楊易來說,大開大合,硬打硬架才最為合乎他的脾氣。
張道然的忽然消失,卻也在楊易的預料之內,他現在精神狀態出奇的好,一顆心活潑潑的,心如明鏡,映照周身事物,在張道然雖然消失在他的面前,但卻沒有消失在他的“心眼”之內。
手中竹枝戳向楊易後背之時,張道然便看到了楊易從腋下反刺過來的一劍。
這一劍雖然角度怪異,但剛直凌厲的意境不曾有半點改變。
張道然不敢直面其鋒銳,身子一閃,到了楊易側面,手中竹枝點向楊易頭頸之時,左手劍指劍氣破空,急速點向楊易胸腹,楊易手中竹枝此時已經在側面等候多時。
此時兩人一動一靜。
楊易站在竹林上空,若凝空之雲,如懸空之山,而張道然便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