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頁)
古秋雨聽到了兩個訊息,一是蕭無常在芒山又擊敗了銘國,二是林烽火戰敗了。
兩個月前,林烽火帶領九萬水軍已到了東陽城對面的白水城,一月前,石國水軍攻下了陽國營口城。
這營口城在斷劍河的一個大轉彎處,是多年河沙淤積而成一個大河灣,土地肥沃,有居民萬人,耕種、捕魚、養蠶,物產極多。
後面是險峻高山,沒有山路可走,出入城全部依靠船出行,是陽國針對石國的一個要塞,有水軍萬人,衣食都可自足。
攻下營口城之後,林烽火徵調當地百姓將自己戰艦上都釘上一層白布,之後留下了一萬水軍,逆流而上到了白水城。
陽國與石國本也有陸地交界的地方,卻是一片沙原,哪一方進攻都要走上三四天,再面對以逸待勞的守軍,幾乎沒有勝算。
兩個國家也都無法在沒有綠洲的荒原建立前沿城市,因此兩國之爭只在水上。
斷劍河是高原上冰峰之水彙集,幾千萬年來從崇山峻嶺中衝出來的,河水不深,水下石頭林立,除了豐水期外,巨型戰船難以安全行駛。
多年前曾有石國與陽國也是在東陽城外一戰,陽國在自己境內將河堤挖開,**之間,河水下降了數丈,石**船被困在了已方水寨之中,被陽國用小船攻擊,戰船損壞了大半。
以至現在白水城外水寨之下的泥石年年清理,勞民傷財。
林烽火已下完戰書,石國皇帝寫了陽國皇帝十大罪狀,要求陽國全國投降
。陽國也依禮儀回了信,寫了石國皇帝十二大罪狀,並明確寫出李洪甫禪讓,不然就攻滅石國。
雙方文字上各有千秋,總體來說還是陽國文章寫的好一些。
清晨,水天一色,沙鷗翔集,白水城水軍寨外一層層箭樓,箭樓外又有層層立木紮在河水中,綿延十里。
對面東陽城則是臨水而建,沿河是四里的長牆,有一個大門,四個小門,大門外本是港口,平時商船與漁船林立,四個小門中有三個是軍港。
如今整個東陽城外卻是鬥艦林立,戰帆高揚,東陽城內有三萬多水軍,一萬多步兵,這也是陽國內能調集的全部軍力了。
現在陽國主力在南方與蒼國對峙,那邊盡是平原,需要足夠計程車兵才可以駐守防線。
林烽火站在白水城城牆上,身邊是弟弟林宏武與白水城撫督趙平江,還有李洪甫的監軍李成慶。
林烽火水戰能力不足,在主艦上指揮作戰的是石可輝,林烽火在城上堅著巨大的帥旗進行全面的指揮。
江河上作戰,戰場比陸戰小多了,雙方軍力一目瞭然,戰船巨大,行動比較緩慢,也很難出現奇兵。
雙方作戰在於一船一船的對戰,不會出現陸地上一些對戰區域內的失敗,導致整個戰場上兵敗如山倒的情況。
因此兩船隻要靠近,基本上是決戰到底。
水戰毀掉對方戰船是主要的目的,並不是殺傷對方水軍多少來定輸贏,因為戰船傾翻,船上軍人的傷亡是巨大的。
此戰石國意圖很簡單,攻到東陽城下,破城。
所以動用巨型戰船來運兵與攻城器械,而東陽城存在著守城的巨大的缺陷,陽國水軍此戰就是要將石國戰船攔在河上,不讓石國戰船靠近城牆。
林烽火此時心中激動,前幾日,蕭無常又來軍報,駐在芒山的銘**隊被石國鐵騎偷襲,糧草輜重都被燒燬,已無力再戰。
只是所帶去的禁軍幾乎全部戰死,辰州軍務已歸蕭無常統領。
現在只要佔領東陽城,就開啟了通向中原的門戶,立下不世戰功就在眼前了。
帥旗擺動,林峰火下了全面進攻的命令。
石國此次出戰共有四層箭樓的巨船五十幾艘,快船二百艘,普通兩層箭樓戰船不到二百艘。
此時刻風帆招搖,河浪拍空,石國戰艦船帆已上足了,河風正強,石可輝主艦上十杆大旗分為十色,在空中烈烈飛舞。
船行進得很快,幾百艘白色戰船在斷劍河中分成幾排向前,甚是壯觀。
而東陽城外戰船也在數里長的戰線上,分批向外開動,站在最前面的石國船頭上計程車兵,已能看清對方戰船了。
對方也是一片風帆,數數有幾十艘之多,這些船雖然都沒有石國船大,但速度更快,轉動靈活。
在那陽國戰船中,有五艘突然越眾而出,那五艘船都不大,乘風破浪而來,船速極快,轉眼已到了陽國前頭戰船的一箭一地,比石國戰船低了一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