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2/4 頁)
她只深深嘆口氣,加了一鞭子,追上了幾步之外的李臻。
進宮後,李臻告訴她,父皇知道了謝儀將京河帶回戈壁的事情,很是震怒。
謝儀如何遇見京河,又是如何將她帶到了青華道,京河追上來的事情,李紅卿都從謝儀口中聽說了,心中也算有數,倒是不怕廣安帝責難。
可李臻又說,京河的死牽扯到了他國。
“東懷?”李紅卿反問,京河怎麼會與東懷牽扯上關係?
作者有話要說: 謝渣渣想吃到公主還需要一段時間>。<
☆、莫名婚約
第六十九章 東懷皇子
還未等李紅卿問清京河與東懷有何關係,兩人便進了啟政殿。
只是幾個月未見而已,李紅卿卻覺得廣安帝蒼老了許多,他仍然坐在那張龍椅上,但氣勢卻再沒有那麼強烈。
見她進來,廣安帝難得地起身相迎。“紅卿,你回來了。”
李紅卿點頭,心中複雜。“女兒參見父皇。”說著就想下拜,卻被廣安帝攔了起來。
“快起來,”廣安帝讓他們兩個坐了,才繼續問道,“狄英自焚到底是怎麼回事?”他臉上一片愁雲,雖然早就得了戰報,但總歸還是聽到李紅卿說出來才放心。
“四寘山之戰,大軍久攻不下,我以狄英為俘出城,繼而我軍在他面前射殺了他的貼身侍衛並且清剿了戎軍的殘餘力量。當時狄英就欲自盡。戰事結束後,我將他關押到了石窟之中,那處本就是戎軍關押罪犯的地方,十分堅固,不可能逃脫。狄英應該覺得這是奇恥大辱,曾經想利用瓷片割腕未成。”李紅卿將狄英數次想要自殺的事情說了出來,就是為了增加廣安帝對這件事的信任。
果然,廣安帝聽了這麼多,臉上的懷疑漸漸少了一些。
“牢洞中本沒有火把,只在石道中有一處。那晚風向大變,將火苗吹進了洞窟,狄英本就不想活了,任由那火越燒越大。當我們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李紅卿將早就想好的說辭說了出來。
“那京河是怎麼回事?”
“那夜她偷偷溜去看狄英,不幸葬身火海。”李紅卿只說了一句,試探著廣安帝的態度。
廣安帝卻並沒有繞過此點,“她為什麼回去找狄英?見了起火為什麼不逃出來!”
李紅卿曾經想過,不把京河與狄英的感情說出來,只將那次火災說成一場意外。但謝儀說過,京河數次維護狄英都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千軍萬馬都目睹了,人多口雜肯定是躲不過的,“京河對狄英有情,我想她是殉情。”
“啪!”廣安帝一拍扶手,“什麼!殉情?”
李紅卿繼續道,“我與狄英匯合後,就已經派人將京河送回來了。但京河半路又逃了,還尾隨大軍進了戈壁,就是為了狄英。沒能救下妹妹,是我這個做姐姐的無能。”雖然話說出口了,但卻風輕雲淡。
李臻看向李紅卿,雖然他知道她們感情並不深厚,但發生這樣的事情,心中還是慼慼然。
“此事並不怪你。”廣安帝臉色難看,“是京河她自作自受。”
李紅卿也看向廣安帝,想從他臉上發現些心疼,可惜沒有。“路上我聽太子哥哥說了京河與東懷的事情有關?”
廣安帝頷首,讓人呈給李紅卿兩樣東西。“你看看。”
宮人將托盤呈到了李紅卿面前,她掀開紅布,發現托盤上躺著兩樣東西,一枚印章,一幅畫。
李紅卿不用看那印章,便知道是自己的。章柄是一隻扭頭怒吼的小獅子,缺了一隻耳朵。“這印章怎麼會在您這?”記得成親之前,這枚印章就丟了,因為成親時廣安帝給了她周國公主的新印章,那枚刻著“金山公主”的舊印章便作廢無用,因此即使丟了,李紅卿也沒太在意。
廣安帝沒說話,只是示意她再看看那幅畫。
李紅卿依言將畫軸開啟,畫面栩栩如生,一個妙齡女子含笑而立,是京河。
“朕一直查不出京河是如何逃出宮的,看了這枚印章才明白,她是偷了你的印信,藉著你的名號出宮的。”廣安帝嘆道。“你成親之前進宮幾次都是太子送你回去,自然用不上印信,不然她也不會逃得這麼順利。”
“那這幅畫?”李紅卿將畫軸捲起,又放回了托盤。
許久未言的太子開了口,“是東懷皇子畫的。”
李紅卿皺了眉頭,表示不解。
李臻知道廣安帝發愁,因此主動解釋了起來,“前陣子,東懷皇子終於到了樂城,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