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頁)
岔:“你想哪裡去老!我準備找三個人,她正好是最容易找的一個。另外兩個人本來還沒有想好怎麼找,結果剛才居然遇到一個!”
“遇到哪個?”
“你還記得在老君洞跑堂的那個胖師傅不?”
老曾楞了一下:“當然記得。昨天我還看到他在塔坪寺。”
“你不覺得有問題?”
“也,對啊!你一提我才覺得不對頭,他啷個會出現在那裡?”老曾放下了手中的相簿。
我坐到他身邊,鋼絲床嘎嘎著響:“昨天在塔坪寺,他也出現在李婆婆被搶的現場,你注意沒有?我總覺得不安心,但是我沒有搞清楚情況之前,不想讓你們煩惱。剛才我來你家前,看見他鑽進了中天廣場對面那個小巷子,動作很快,像在追什麼人!”
“你跟丟了吧?”老曾微笑起來,似乎一切在他掌握中。
“你啷個曉得?”
“當然啊。那一帶我熟悉得很,進巷後,有四條岔路呢!”
一條都不差,老曾說得沒有錯。
“那你覺得他去那裡是為了做什麼?”
“我哪裡猜得到!在抗戰時期,那一帶是下江人遷來的主要居住區,由於這些人政治經濟地位不高,只能住在通遠門城外。主要有上三八街、下三八街和歸元寺巷,是臨江門碼頭上來通遠門的主要道路。你去的那個地方,是上下三八街的口子,解放前那裡叫保節院。那裡很多路要從房屋裡面穿過,因為居住密度大,一直無法拆遷,所以才能保留下很多老建築。在主城區,這樣的地方不多了,我經常去那裡拍點照片。”
我站起身來:“那好,我們吃過飯去走走看,看看倒底有啥子值得那個胖子向裡面跑。”
“最好晚上不要去。”
“為什麼?”
“那一帶房屋都沒改造,現代人生活已經覺得不方便。那些有點辦法或者有經濟能力的人都搬走了,現在住的都是無業遊民和一些窮困老人,到了晚上,有不少毒販在那裡活動,很危險!”
“為啥子叫保節院呢?”
“保節嘛,就是指婦女守節的意思。解放前那裡有一個機構收容了不少守寡的婦女,或者是被丈夫休掉的婦女,她們沒有生活來源,就組織她們做保姆,所以那一帶一直有保姆市場。”
說到這裡,老曾突然發了瘋般地立刻從鋼絲床上起來,蹲到地下尋找相簿,翻了好一會,找出一本來攤給我看:“你今天去對了地方,可能有線索了!”
我接過老曾遞給我的相簿,滿頭霧水地看起來。
他指著的相簿中,有一個小院子的照片,有兩層樓,一樓是磚牆,而二樓則是木樓,院子空中雜亂地掛著衣裳,還有絲瓜的藤蔓到處爬著。
“我可看不出來這是什麼線索。”
老曾指點著那張照片:“嘿嘿,我今天一直在找和這個地方類似的照片,這張照片的環境和李婆婆描述的那張照片差不多!”
“老曾啊,不是我說你。這種地方重慶到處都是啊。”我覺得老曾的想法太不靠譜。
“我這樣講是有理由的。”老曾坐在書堆上點起煙,一點也不急:“小敏的爺爺是從江浙一帶過來的,對吧?這一帶,在抗戰前後是下江人居住的離主城最近的地方,而且居民主要就是江浙人。下江人在重慶的聚居點並不多,小敏的爺爺要在警察局上班,這裡最適合他住。當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你說那個胖師傅,他鑽進了這個地方,肯定不是偶然。”
是的,老曾說得對,胖師傅在今天這個時間急急忙忙地鑽進這個生僻的巷子,多半與昨天塔坪寺發生的事件有關聯。
“那你講,照片上這個地方是哪裡?”
“這個地方叫協和裡,是三八街這一帶最老的最有特色的小院,所以我知道。”
“那好,老人家,你說說三八街這裡還有沒有類似的建築?”我還是不太肯定有那麼巧。
“就算有,也已經被撤掉了。死馬當活馬醫,我們應該去那裡問問老居民,有沒有解放前姓徐的人家住這裡。”
這是一個合理的建議,我們的線索已經斷了,也許這是唯一的機會。
“吃飯老,啤酒鴨哦!你們還在搞啥子名堂?”潘天棒衝了進來。
失蹤的上清寺(九十四)
啤酒鴨是重慶流行的江湖菜之一,前些年曾經一度非常紅火,沒有想到潘天棒居然會做。
吃飯的時候,小敏問:“為什麼要把鴨肉用啤酒泡過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