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4 頁)
我不解。
“上清寺在清末時,裡面有不少武功高強的道士,一些有錢人還送自己孩子去道觀學武,上清寺大約在30年代失火燒掉了,後來那裡就變成了一個麵粉廠,以前那些道士因為沒有道觀,就回家修行,據說安道士的師傅就是從那個寺出來的。”
我奇怪地問:“重慶的老君洞不就是一個著名的道觀麼?為什麼那些道士不去那裡修行?”
“老君洞,呵呵,那個時候太遠了,其實安道士後來也去了那裡。文化大革命時,安道士失去生活來源,就去老君洞掛單,一直到他去世。以前我常去看他,他鶴髮童顏,就象一個老神仙啊。”
老曾接著說,“上清寺那幫道士分散在重慶隱居,後來重慶解放,有不少國民黨的警衛官和保鏢向這些人拜師出家,安道士就是其中一個,他的師付就在關廟附近住。”
“明白了,小敏的爺爺說他叔叔在上清寺出家,並不是指一個具體的廟,而是跟著清寺出來的這些道士修行吧?”我恍然大悟。
“很有可能。如果那個老人是安道士的徒弟,那小敏的叔叔可能也是安道士的弟子之一了。”老曾把菸頭丟到垃圾筒裡,轉身說:“那些出家的警衛,身邊都有一堆故事,解放前他們守衛他們的長官,解放後,他們守衛歷史的秘密。”
“大哥,曾老師!”小敏氣喘吁吁地向我們跑過來,很興奮地抱著個盒子,自己的坤包則在背上一甩一甩的。
“叔叔給你的東西拿到了?”我問到。
“是啊,還給我聊了一些叔叔的事情。”小敏喘夠氣,問道,“我們現在去哪裡呢?這個盒子想請你們幫我研究一下。”
還好五一期間不上班,我想,一晚上沒有睡覺,居然都沒有困。老曾插嘴到:“到我家去嘛,我一個孤老頭子,房子太大了,缺點人氣。小姑娘如果信得過,可以住我那裡,免得花錢找賓館。”
我說:“好啊,聽說你那裡藏書萬卷,正想偷幾本回家看看呢。小敏,怎麼樣?”
“好啊,快走快走,大哥你幫我拿包。”小敏總是無憂無慮。
天色已經有些發亮了,清潔工在開始打掃通遠門,一些路邊的小餐館已經亮燈準備早上的餐品。
沿大街向上走300米,就是抗建大廈,老曾的家就在上面,不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