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頁)
助至陰之氣,這也就能解釋,當年的老龜為什麼會選擇在這附近隱身修行了……”
楊老道說著又抽出一張符紙引燃,盯著跳動的火苗看了一會兒又說:“你們看,火光微微偏外,這就說明洞道深處又氣流外洩,氣聚為風、風生則水起,這洞裡必然有水。陰地遇水死、陽地見水活,陽人入陰地、十人九命折,這洞裡要是真有水的話,咱可就倒黴了……”
“道爺,這又是為啥?”我趕緊問。
可楊老道根本沒有回答我的話,嘆了口氣之後,抬腿又往洞深處走去,我們也只能悶聲跟了上去。
按照步數計算,我們大概往前走了五六十米,果然若隱若現地聽到一陣潺潺地流水聲。
楊老道又一聲暗歎,說道:“按照風水學陰陽五行的說法,洞口置於陰位,又有一潭死水攔路,則加劇了陰氣的迴圈,這地方很可能是個古時候天然形成的積屍地,一直藏在你們村子邊的地下,卻沒有被你們這兒的人發現……”
“道爺,積屍地又是啥?”我追問道。
楊老道說,積屍地顧名思義就是積累了大量屍體的地方,這種地方多半曾發生過戰爭,或者是過去封建社會的老百姓們供奉神明的生祭地點,總之丟棄在水中沒人管的人或畜的屍體多了,洞裡的死水又不往外流通,再加上天然的石灰地養屍,因此陰氣就越聚越多,越聚越重,屍體大多隻腐不爛,就跟之前遇到的那些狗頭一樣……
他解釋時,我們一行人已經走到了水邊,往旁邊一看,岸邊上竟然堆著一堆破舊的木船,假如這洞真是古時候留下的,看來那些船應該也是古人遺棄在這兒的。
楊老道把玩著手中白紙扇,立在潭水邊上一陣觀瞧,忽然點了下頭又說:“看來這裡是至陰洞無誤了,這種洞雖然是天然形成的,但卻別具一格,風水佈局正好對應著傳說中陰曹地府的三途川、鬼門關、忘川水,叫三陰格局,簡單說就是跟陰曹地府的格局是一樣的……難怪左白龍會把主祭壇放在這裡,這洞裡的陰氣世間罕有啊……”
隨後,楊老道吩咐我們從岸上那些破船裡挑出來一個比較完整比較結實的,放水裡試了試不漏水之後,就帶著我們上了船,想要划船渡過這潭死水。
划了一會兒,楊老道忽然抬手往前一指說:“按照三陰格局,死水中應該還有一座陰橋,對應的是陰曹地府黃泉路上的奈何橋,過了陰橋,這死水就渡過一半了……”
還真別說,又划船往前行進沒多久,水潭的右邊真出現了一座石頭橋,準確的說,應該是一塊看上去很像是拱橋的天然風化石。
一時間我更是對這位仙風道骨的楊老道佩服得五體投地了,剛要拍幾句馬屁,就感覺旁邊似乎有人在拽我衣服,我回頭一看,當即嚇得一聲驚叫,臉都白了,就見從船舷外面的水裡,伸上來一條雪白雪白的胳膊,手指正捏著我的衣角,時不時拽兩下……
“媽呀!這啥呀!”
我嚇得當時就慌了,好在楊老道及時走過來,一揮扇子就把那隻手又打回了手裡,用手裡火符往水面上一照,水面之下,竟然浮現出了一張女人的臉來……
那個女人渾身慘白、長髮飄飄,正仰著身子漂浮在水面上盯著我們發笑,她一隻手搭在腿側,另一隻手又開始往我們的船上伸,顯然剛剛拽我衣服的就是她。
別說,如果不是舉止和表情比較怪異,但看這女人的長相還挺美的,但隨後我又往她身上一看,整個頭皮都麻了,她只有半截身子,腰部往下什麼都沒有,就跟被人攔腰斬斷了一樣,半截腸子在身後水面上漂浮著更添了幾分嚇人……
不只是我,船上除了楊老道之外所有人都驚住了,楊老道趕緊擺擺手說:“你們別害怕,也別亂動,這是隻傀,你不惹它它就不害人……”
第050章 死水驚魂
楊老道說話間揮扇開啟了抓向船舷的手,笑著對我們說:“提起此物,距今最早的記載出現於明朝洪武年間,所謂改天動地必生妖魔,洪武大帝朱元璋開立大明,曾邀請四方能人異士降魔除妖,並且留下了一本專門介紹世間妖魔的典籍,叫《述妖錄》……”
他說話時又抽出幾張符咒來引燃,分別跑向了船身四面的水面上,火光一閃,就見距離水面大概十多厘米的水下,一層白花花的東西正游來游去,三哥我倆一見當時就都驚呆了……
那些東西的樣子和人差不多,但是身體已經因為長期在水裡浸泡以及腐爛的關係變了形,面板雪白雪白的,有四肢健全的、也有缺胳膊少腿的,但依舊在水裡暢遊自如,簡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