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妥,看著阮小七道:“只我一個人茹素罷了。庭芝還小,怕是耽擱了他長,你和姑姑畢竟只是外姓,沒有陪的道理。”
阮小七想想,道:“也好,庭芝和姑姑就不用了,其他還是如我所說,家裡茹素,出府不算。”
譚雅心裡高興阮小七的體貼,也沒深究這家裡出府的區別,此事就說定了。
等過幾天阮小七帶著譚雅去河曲府大館子裡頭打牙祭的時候,譚雅才明白這之間的不同。
好在譚雅不是個糊塗人,不曾埋怨阮小七使了個圈套,倒是心裡感念阮小七待自己真誠,也不再作態,陪著他好好吃了一頓。
☆、第57章
還有幾天就是八月十五了;這是譚雅第一次作為女主人張羅過節的事情;早早譚雅就列出了單子準備東西,志滿躊躇地要過個像樣的中秋節。
雖然阮小七還是忙得幾日都不見人,譚雅尋思他縱然兄弟多;但從小沒有家人,這種閤家團圓的喜慶節日肯定也難過。
如今自己既然與他成了一家人,自然不能讓他如以往一般敷衍地把中秋節過才成。
於是譚雅盡心盡力地佈置了起來;就是比不上譚府的排場;但也儘可能做的好看體面些。
譚雅心道平時也就罷了,這中秋團圓節;譚庭芝作為孫子和侄子總要為娘娘和二叔他們茹素一天以示悼念。
所以又特意安排菜品做成全素,雖是全素;但味道還是不差的:醉貓三餅、練鶴羹、崑崙紫瓜、三無比、假煎肉、素蒸鴨、玉灌肺、罌乳魚。。。看著倒也像個樣子。
安排好了菜品;譚雅又帶著廚房裡的下人開始忙乎給各家的節禮。
以往娘娘這個時候也要派人做出一些自家產的月餅來送人,既體面又顯得親近。
好在阮小七特別親近的人家也不多,這時候準備也來得及。
譚雅粗粗算計了一下,阮小七雖沒親人,但結拜兄弟、江湖朋友平日多有來往,也要送上一些,以前阮小七沒成個家也沒人挑理,如今成了親,自然不能落下了。
譚雅又親自上手調餡,做了不少,特意送了唐大哥和周老三家;總歸是以前主家,阮員外那裡也不能落下;再就是往吳魁水寨上送。。。
直忙乎了兩天才弄完,這時已經是八月十四了,又趕緊打發人一家一家地送去。
別家暫且不提,只說那時阮小七正與吳魁幾個在大廳裡議事,屬下報來說是阮府過來送節禮了。
阮小七他們還沒反應過來,只道是阮員外那個阮府。
廳裡幾個人還在尋思這老狐狸送節禮過來又是為了哪門子的道理,結果來人卻是阮小七自家的下人,原來是譚雅派人打傳送節禮了。
王小乙讚道:“小七嫂子可真是賢惠。”其餘眾兄弟也紛紛點頭附和稱極是,阮小七聞言不覺面上有光,十分得意。
阮小七還是幾天前帶譚雅出去打牙祭時候見過自己娘子,這時都幾天沒見面,正是新婚,所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一直忙忙有事也就罷了,如今提起來,卻更加想念難耐,幾乎一刻都等不住。
吳魁見他坐立不安的那副猴樣,忙擺手打發他快些回家看看,還補了一句:“我看你就是人在這裡,心也不在,趕緊回去以解相思之苦吧,也不枉弟妹送了咱們一回月餅。”
廳裡眾人皆哈哈大笑,阮小七也不見著惱,笑嘻嘻地拱拱手,急匆匆地帶著下人走了。
阮小七走後,廳裡剩下的幾個笑話了一陣,“水猴子”侯慶一臉豔羨,酸溜溜地道:“哎呀,小七兄弟就是命好啊,這娶了官家小娘子,我還以為得瞧不上咱們這樣的泥腿子呢,
你看,還知道給小七面上添光,聽說人長得也是花容月貌的,哎,真是有福啊。
哪像咱們這樣的,翠香樓裡的女娘倒是溫柔,可惜只認銀子不認人,少給了一點兒都能拉下臉。”
“大三七”張大丙咳了兩聲,張口刺道:“咳咳,小七嫂子也是你能置評的?還與那些個東西放在一起說?”
侯慶說完譚雅那花容月貌的話,心裡也道這話有些輕浮,隱隱覺得不妥,如今正後悔著,
被張大丙一提,惱羞成怒,就要與他動手,道:“我不過說說,又沒動那腌臢心思,你怎地這般說我?”
張大丙瞪大眼睛反駁道:“那般說說難道就行,那可是自家兄弟娘子,虧得小七哥還叫你一聲兄弟。”
這些個江湖人,平素都野慣了,這段日子一直被關在水寨議事,早憋地慌了,一言不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