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1/4 頁)
老曹說:天下若無孤,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
小曹言:在沒有殺掉那人前,但凡敢阻攔朕道路者,殺無赦!
所以曹植也出兵了,魏國兩面受敵,總要有一面是處於防守姿勢,相比於吳國來說,連年征戰的漢國明顯是弱了很多,所以柿子要撿軟的捏!打仗要挑笨的揍!曹植大手一揮,總共三十三萬可動兵力,曹植一氣兒帶了二十五萬!為了麻痺劉禪,明面上,曹植只帶了十五萬大軍,而另外的十萬大軍則由諸多將軍的副將們各率領數千人,就像當初曹艹奇襲遼東一般,化整為零,悄悄的溜到了其他的地方……
同時曹植還命陳琳給劉禪寫了一封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的書信,信中大意如下:你老子劉備都死在朕的手中,你一個弱智慧夠比得過你父親?別忘了,現在你父親的屍身還在我魏國境內!若是有種,就打過來,把你家賣草鞋老爹拿走!他那骨灰罈已經開始發臭了!
劉禪覽畢書信,直接將書信撕得粉碎,同時下令將送信使者五馬分屍!然後盡起大軍,兵分三路東進攻取魏國!
☆、第六十七章 曹植的大手筆
忽然雙方已經徹底的撕破臉皮,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一個字——打!
曹植多年來跟隨曹操南征北戰,耳濡目染,自然對於這兩軍對陣的佈局很熟悉,而劉禪雖然不懂,但是知道自己不足的他還是很老實的聽取自己的四位輔政大臣的話——有龐統在,行軍佈陣之事絕對不會出半點岔子!
雙方明面上共計三十八萬大軍對陣於三個關卡,南路由廖立趙雲帶領,對陣夏侯尚與荀攸的組合。中路由劉禪龐統對陣曹植和司馬懿組合。北線則有關羽與孟建對陣張頜與劉燁組合。三方各自作對廝殺,那叫一個天昏地暗……
由於三路都是漢軍兵力佔優,所以魏軍選擇戰略防守政策,但是中路卻是直接決戰!漢軍中路兵力多達十三萬,而魏軍則只有九萬人,但是漢國並沒有在機關術上足以匹敵劉燁的存在,所以軍械器材上,漢軍卻是不佔半點優勢,甚至差了很多!
無論是武器亦或者是鎧甲,魏軍的制式裝備明顯要比漢軍的強了不止一籌!譬如說——雙方廝殺時間過長時,武器先斷掉的總是漢軍,戰場廝殺沒有鬥將時那麼多花裡胡哨的招式,決定生死也就是那麼一剎那,當漢軍因為武器斷掉而愣神的片刻功夫,就足夠讓對手將其斬殺!
防守備鎧甲上——漢軍普通士卒都是皮甲,雖然有一定的防禦能力,但是在魏軍先進的武器面前,與赤膊廝殺的差距,也就是相當於一層紙和兩層紙的差距而已。
所以儘管漢軍士卒的戰鬥力並不比魏軍的差多少,但是多天來,還是漢軍的損失更多一些,而且還是曹植放棄了據關而守,雙方堂堂正正的廝殺後!
☆、第六十八章 劉禪的蛻變
時間不停的流逝著,劉禪的怒意卻在不斷的積累中——曹植已經出關與自己決戰於城下,但是漢軍的傷亡卻總是比魏軍多最少兩成!這讓新皇帝劉禪臉上有點掛不住了……
“丞相有何妙策與朕?朕要贏!”劉禪沒有過多的話語,只是眼中閃爍著的灼灼光芒讓人知道此時的劉禪並不是平日裡那個笑嘻嘻的沒腦子二貨!
“我軍傷亡更重的原因在於裝備差距,此乃我等過錯!”龐統不是什麼喜歡推脫責任的人,對於此次戰爭,他本就不太看好——漢國太窮了!西域絲綢之路剛剛開啟,而且在漢國與歐洲大秦之間還有匈奴殘餘勢力為患,雖然漢國已經出動兵力保護,但是總不能讓正規部隊都出去保護商隊吧?而更關鍵的是,郡兵們打不過匈奴!正規兵又不可能派出去太多……
這就導致了漢國雖然是三國中國界最廣闊的——包括昔日鮮卑之地的西半部,西域,還有北匈奴之地。
但是卻也是最窮的一國——沒有商路,沒有富饒的土地。難道成天烤馬肉吃?若非西域諸國有很多寶石之類的礦產,說不得漢國會因為窮而破產……
所以三國中,訓練最嚴格的是吳國,裝備最好的是魏國,而所有都是中等的就是漢國!兼之經歷數場大亂,漢國軍隊中參雜著數量不少的羌兵,羌兵看重武力,都是上馬為兵,下馬為民。哪有訓練這一說?若非有幾個威望甚高的大將鎮壓,早就叛亂了!
兼之非我族人,其心必異這一說法深入人心,而且羌人為亂的次數與匈奴侵犯的次數不差多少,這也是龐統等人不敢讓士卒們裝備太好的願意之一。
既沒錢,也沒這想法,這酒造成了今日漢軍損失慘重的後果。雖然當初是為了漢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