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頁)
的緣故,說起來似乎有點搞笑的意思;而實際上在春秋戰國,這座城堪稱偉大之城,規模為各諸侯國的王城之最。
第二十章范雎請罪(4)
就在旅居邯鄲的時候,呂不韋碰到了一個人——潦倒在邯鄲的秦王孫異人。
後來掛在呂不韋名下的學術著作《呂氏春秋》裡,有這樣一句話:“凡遇,合也。”意思是說,凡是機遇,就是各種因素都湊齊了。
呂不韋和異人的相撞,就是各種因素都湊齊了。
這個異人(後改名為子楚)遇見呂不韋的時候,正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他只是太子安國君20多個兒子中的一個,既不是長子,生母夏姬也不得寵,雖是昭襄王的王孫,卻是無足輕重的一個。
當年昭襄王為了集中力量攻楚國,與趙惠文王定了澠池之會,於一念之間,就把連話都還不會說的小異人打發到趙國為質了。
昭襄王與趙國結盟只是權宜之計,等打敗了楚國,很快就與趙國翻了臉,兩國越打越激烈,直至長平之戰殺紅了眼。可是異人卻一直在邯鄲沒撤回,一晃就是20多年。他這個“庶出”的王孫,成了一個無實際意義的人質。秦國根本就沒打算往回要,趙國也只當他是個廢物。
兩國交惡,趙降卒被白起坑殺了40萬,趙國不殺異人作為報復就很不錯了,對待異人,也就當養了條流浪狗,給他的車子很破,待遇極低。
異人就這麼漸漸長大,在貧寒中捱到了而立之年,不僅娶不上老婆,連個相好的都沒有,鬱悶至至。
呂不韋見到他後,不禁動了憐憫之心,並且想到了更深的一層,大呼:“此奇貨可居!”
呂不韋回家後,問父親:“爹,種田贏利能有幾倍?”
他爹說:“十倍。”
呂不韋又問:“做珠寶生意的贏利呢?”
老爹說:“百倍吧。”
呂不韋又問:“立國家之主,贏利幾倍?”
老爹吃了一驚,答曰:“無數。”
呂不韋拍一下掌:“如今拼命種田,不得溫飽;但是建國立君,好處可以傳給後代。我就要幹這麼一件事了。”
於是呂不韋再次去見異人,開口就說:“我能光大您的門庭!”
異人根本沒把這下九流的商人放在眼裡:“你還是先光大自己的門庭,再來光大我的門庭吧!”
呂不韋說:“這您就有所不知了,我家門庭,要靠您的門庭光大而光大啊。”
異人一聽,這繞口令似的話裡,大有深意呀!於是趕緊招呼呂不韋坐下,兩人開始深談。
呂不韋就掏心掏肺地說開了:“您爺爺秦王,老了。您爹安國君已經立為太子。我聽說安國君最寵愛的是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沒有兒子,可是貴國對立太子繼承人說了算的,還真就只有華陽夫人一個人。您兄弟20餘人,您又居中,不怎麼被您爺爺和爹喜歡,所以‘久質諸侯’。等大王一死,安國君立為王,您怎麼能有機會和長子,還有那些朝夕圍著老爹轉的其他公子爭做太子呢?”
異人趕緊請教辦法。
呂不韋就說:“您不光是窮,還客居在這兒,要是沒有孝敬您長輩和結交賓客的錢,那哪兒成?不韋雖貧(謙遜語),請讓我用千金為您往西邊跑一趟,疏通疏通您老爹安國君和華陽夫人,立您為繼承人。”
這話說得異人精神一振,知道這呂不韋絕非常人。
異人的大哥、安國君的長子公子傒,與華陽夫人不睦,這是公開的秘密。呂不韋要做的文章,就是從這兒做起。
異人大喜,激動得趕緊叩頭,當場發誓說:“先生此計若成,我願把秦國分了,與您共享。”
呂不韋說:“子傒按順序是要繼承君位的,又有他母親在宮中。您沒有母親在宮中,又寄居在這個不可測之國,一旦兩國毀約,您立刻化為糞土。您就聽我的吧,想法子回國,去做秦國之主。我給您跑一趟,秦國必然會來接您回去。”
這個邯鄲之夜,異人的寓所裡一燈如豆。兩個四十不到的大男人,猛地找到了人生的陽關大道。
他們一個有錢、有心計,一個有身份、有機會,於是就決定了要幹。如果不幹的話,歷史的潮水就將把他們永遠淹沒;而他們一旦決定幹了,也就決定了華夏族群往後兩千年的命運。
呂不韋把政治當成了交易,他的這種思維方式,一般都有效。他進行的第一筆投資,是拿出五百金送給異人,讓他廣交賓客,也改善一下生活。然後,又拿出500金買了奇珍異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