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1/4 頁)
甘羅之所以成為史上最年輕的政治明星,是由於口才好、會協調。
當時秦國打算聯燕攻趙,與燕國展開了友好外交。燕國方面答應得很痛快,送來燕太子丹做人質,要求秦國派一名大臣去燕國為相。
燕太子丹已經來了,可是受命去燕國做相國的張唐,卻提出了一個不想去的理由:前去燕國要途經趙國,以前自己曾帶兵打過趙國,到今天也還是趙國的通緝戰犯,怎麼能去自投羅網呢?
第二十二章一位青年執政者虎視天下(2)
這理由畢竟也是個理由,呂不韋還真拿他沒辦法。這時候,小小門客甘羅自告奮勇地站出來,說他願意去勸說張唐赴任。
呂不韋噓了他一下:小孩子有什麼能耐,吹什麼牛?甘羅卻振振有詞地答道:“從前項橐7歲,就做了孔子的老師,我現在已經12歲了,難道就不能讓我試試嗎?”
呂不韋半信半疑,說那你就去吧。
甘羅得令,一副少年意氣,駕著馬車就去見張唐。
張唐當然知道,這小孩兒是呂不韋派來的說客,就靜聽黃口小兒能有什麼說法。
甘羅也知道,假如單單曉以大義,對這個老臣是沒用的,於是出人意料地提了個問題:“卿之功,與武安君白起相比,如何?”
張唐淡淡笑道:“武安君戰勝攻取,不知其數;攻城墮邑,不知其數。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
甘羅故作認真地追問了一句:“卿確實知道功之不如武安君嗎?”
張唐說:“知之。”
甘羅又問:“那麼當年的應侯范雎與我們文信侯呂不韋,哪個說了更算?”
張唐承認:“應侯不如文信侯專權。”
甘羅再追問:“卿確實知道應侯不如文信侯專權嗎?”
張唐似乎體會到了什麼:“知之。”
甘羅立刻點出了要害:“當初應侯想伐趙,武安君百般刁難,結果被攆出咸陽,絞殺之。現在文信侯請您赴燕為相,而您不肯行,那我就不知您將死在哪裡了!”
張唐聞言,驚出了一身冷汗,連忙拜謝道:“我就按你這小孩子說的辦!”說完,就讓手下備車備馬,備好禮品,定下了啟程赴燕的日期。
甘羅順利覆命,對呂不韋說:“請借給臣車五乘,我為張唐此行,去趙國做一下鋪墊。”
此次秦國聯燕,目的是想奪取趙國的河間之地,以擴大秦國的河間郡。呂不韋見甘羅如此伶牙俐齒,就同意派他去趙國遊說——要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豈不更好?
那邊廂趙悼襄王早就聽說秦燕兩家在勾搭,心裡正慌著,忽聞秦國有特使來,連忙破例迎出郊外二十里,以大禮相待。
一看來者竟然是個孩子,趙王著實吃了一驚。禮畢後,甘羅仍是先發制人:“大王聽說燕太子丹入秦為質了嗎?”
趙王說:“聽說了。”
甘羅再問:“聽說張唐已經去相燕了嗎?”
答:“聽說了。”
甘羅說:“燕太子入秦,證明燕不欺秦;張唐相燕,證明秦不欺燕。秦、燕不相欺,就將伐趙,趙國可就危險了!燕秦之所以不相欺,其原因,就是想攻趙,擴張河間的地盤。我勸大王您就交給我五個城,滿足秦國對河間的胃口,我就能保證秦國送回燕太子,與強趙聯手而攻弱燕。這樣的話,趙國所得又豈止五城?”
趙悼襄王被這小孩子給侃蒙了,立刻同意,把河間五城的地圖、戶籍交給了甘羅,秦燕聯盟隨即瓦解。然後趙國反手就去攻燕,奪得上谷36個縣,分給了秦十分之一。
甘羅就這樣不費一兵一卒,白得趙國5城,又分贓得到燕國3城,一共8個城,典型的空手套白狼。秦王嬴政認為這小傢伙真是太有才了,就封12歲的甘羅為上卿,還把當年封給甘茂的土地原樣賞給了他。由於丞相和上卿在當時官階差不多,民間便演繹出了“甘羅十二為丞相”的說法。
總之,呂不韋的幾千門客,連黃毛小子都這麼厲害,可見其陣容強大。
這時候的呂不韋,坐在了秦國的權力頂峰上,太后是他的“前妻”,國君是他半個兒子,幾千門客藏龍臥虎。這地位誰還能撼動?
但,沒有監督的權力,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就在這有恃無恐中,呂不韋犯了一個大錯誤。這個錯誤斷送了他的政治生涯,也使他的身後聲名嚴重不佳。
人在得意時,肯定要出事。他犯的錯誤,據司馬遷說是“秦王年少,太后時時竊私通呂不韋”。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