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以下,所以仍舊該算是海線。這招“暗渡陳倉”當年大北公司在上海用過,成功地把海線接進了黃浦江。今天他們又祭出這個老法寶,試圖故伎重演。
大北公司這個邏輯十分混賬,既牽強又蠻橫。但俗話說的好,人至賤則無敵,他們都耍賴耍到這份兒上了,反而不太好應對。盛宣懷正琢磨著該說什麼好,一直在旁邊不吱聲的鄭觀應出手了。
說是出手,其實鄭觀應也只是出了一指。
他拿來一張歐洲地圖隨手一點,丹麥人立刻不說話了。
指的是荷蘭。
荷蘭是著名的低地國家,整個國家三分之二都在海平面之下,全靠堤壩撐著。這些常識丹麥人都是極熟的,此時突然被鄭觀應點破此節,立刻就懵了。
是啊,這還能不懵麼?你不是說廈門旱線在海平面以下,所以算海線嗎?那荷蘭吶?你們大北公司只要承認荷蘭境內的電報線全是海線,我們立馬就給你們開放登陸權。
大北公司哪兒敢承認這個!以後還想不想在歐洲混了。
恆寧生又折了一陣,心想再這麼下去,自己手裡一點籌碼也沒有了,回去跟幾個幕僚商議了一下,只好悻悻退了一步。談判再開的時候,他不敢再堅持旱線登陸的話題,轉而搬出中丹兩國傳統友誼和大北公司在中國的業績,嘮嘮叨叨說了半天,最後圖窮匕見丟擲一套方案:既然旱線權您要收回,沒問題,不過大北公司希望能繼續租下去。也就是說,旱線還是一如既往地運營,只不過所有權變換了一下。他希望中國方面能夠承諾永遠只租給大北公司,不和別人發生業務來往。
盛宣懷心中冷笑,這恆寧生也忒天真,只要線路在我手裡,想幹嗎還不是我一句話的事。他讓恆寧生擬一個紙面上的方案出來。恆寧生不知是計,幾天就呈遞了一份合約草案,其中有兩條核心條款。第一條:“廈門旱線,由大北公司出資拆除;吳淞旱線由電報局用白銀3000兩贖回。”——這條吳淞旱線,就是丹麥人偷偷架設、險些氣死沈秉成的那條非法線路。
第二條是:“不准他國及他處公司於中國地界另立海線,又中國欲造海線、旱線與大北有礙者,不便設立。”作為交換,大北公司允諾中國政府大臣及公務往來“凡從大北電線寄發者,不取報費”的優惠政策不變。
盛宣懷把談判結果拿給李鴻章看,很快得到了批准。中國在沿海的旱線權益至此收回,如果用史書口兒來寫的話,就是簡單一句話:“折衝月餘,丹人為之氣奪。”
大北公司呢?雖然他們被迫拆除了上海、廈門的旱線,但被允許在上海附近的羊子角、福州在海上的川石山二處設躉船,將線頭設於其上,權當浮動電報站,算是個折中的辦法。更何況,儘管損失了旱線專利,但公司得到了中國保證的海線專營,排除了競爭對手。恆寧生覺得這次談判失之之桑榆,得之東隅,算是從盛宣懷手裡扳回一目。
他渾然不覺盛宣懷早在談判前就和大東公司眉來眼去,這頂綠帽子早戴到大北公司頭上了。
等到大北公司剛剛移交上海的旱線到中國電報局手裡,沒過兩天,合約內容——尤其是關於海線專營的條款——就神秘地“洩露”出去。列強尤其是英國一聽就急了,這不是搞壟斷麼?那我們大東公司該怎麼辦啊?
結果英、美、法、德四國大使一邊照會清政府,一邊給丹麥施加壓力。丹麥蕞爾小國,扛不住這些大國壓力,恆寧生心急火燎去找盛宣懷商量,後者兩手一攤:“這件事我也沒辦法,這是國際形勢啊,國際形勢你懂不?”恆寧生又說那咱們那合同就作廢了吧,盛宣懷又是兩手一攤:“合同我們李大人都批准了,上海和廈門的旱線該改造的改造,該拆除的拆除,沒法再恢復了。”
恆寧生這才知道自己上了一個大當。盛宣懷從一開始就擺好了口袋等他鑽,事先故意讓大東公司延緩施工,好教大北公司不致覺察。等到旱線移交完畢,中國電報局立刻翻臉不認人,大北公司若是再鬧,就等於把四大國也推到對立面去了。
盛宣懷這一連串手段細緻縝密,滴水不漏,堪稱大師。
經過多方足足兩年的扯皮,到了1887年總算有了一個結果。盛宣懷和大北、大東兩家公司簽訂了一個《華洋電報三公司會訂合同力款》,詳細規定了“洋海華旱”的電報線路如何分賬,生生把大北公司的蛋糕分給了大東公司一塊兒。中方坐收漁翁之利,坐看爭端。
兩家爭來奪去,最後又把旱線的控制權送回到中國手裡——我拿不到的,你也別想要了。盛宣懷的以夷制夷,終於大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