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電訊號就能傳遞複雜資訊的目的,大大簡化了電報裝置,可以透過被稱為電子脈衝的連續波訊號來傳播,因此不管是有線還是無線電報,都能利用這一模式方便地傳送和接收。1837年,莫爾斯造出了他的第一臺電報機,並且正式申請了專利。
但是好事多磨,官僚和宗教機構永遠是發明家們的最大敵人。雖然莫爾斯多次向美國國會提出申請,希望政府能夠出資建立一條電報線路。但直到5年後的1842年,美國國會才批准了他的這一議案。那時候,可憐的電報先驅已經身無分文,只好向自己的學生借了50美元,才能購置一套像樣的服裝前去參加國會的聽證會了。
終於,1844年5月24日到了,這是一個註定要載入人類史冊的日子。這一天,莫爾斯來到華盛頓的美國國會大廈,用自己發明的電報機拍給了離華盛頓64公里之遠的巴爾的摩一封名垂千古的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蹟!”這是歷史上第一封真正意義上的電報,被譽為“思想的瞬時大道”的電報時代於焉始之。而第一封新聞電報則是在同年5月25日,華盛頓記者發給《鮑爾齊莫亞愛國者》報主編一封電報,電報的內容是:“一點鐘,關於俄勒岡議案應提交給會議全體人員的動議被提出。動議被否決。贊成的79票,反對的86票。”
莫爾斯的發明很快便風靡整個美國。雖然次年惠斯通的五針電報在倫敦引起轟動,但已經無法動搖莫爾斯的優勢。舊大陸的人們透過五針電報領略到了電報的種種優點,很快卻選擇了更具實用性的莫爾斯電報,不知當年惠更斯看到自己給莫爾斯作了嫁衣,心中作何感想。發明家之間的恩怨姑且不論,總之莫爾斯電碼以其簡潔、快速、清晰的優點,很快便橫掃新、舊大陸,取得了不可動搖的優勢。到了19世紀後半葉,莫爾斯電報已經獲得了廣泛的應用。湯姆·斯坦奇說:“在19世紀晚期,西聯匯款的電報網路成為了美國經濟的神經系統,就像當今的網際網路一樣。”
其實莫爾斯在電報機上的造詣,並不出色,技術含量也遠不及科班出身的惠更斯,還得靠另外一位技師阿爾弗雷德·崴爾的幫忙,才製造出可以實用的裝置。但莫爾斯真正的貢獻在於,讓電報資訊由空間組合變為時間序列,解決了電報技術實用化中最大的難題。
後來,人們把他發明的這種代表字母和數字的點線組合稱為“莫爾斯電碼”。這是人類在早期電力驅動通訊中運用得最成功的軟體技術,直到今天,世界許多地方仍在使用它。比如盡人皆知的國際救援訊號“SOS”,就使用的是莫爾斯電碼。1997年法國海軍停止使用莫爾斯電碼,傳送的最後一條訊息是:“大家請注意,在永恆的沉默之前,我們發出了最後一聲吶喊。”
說到這個,不得不順便提一下那起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海難——“泰坦尼克號”沉船事故。話說當初國際無線電報公約組織之所以選擇SOS這3個字母作為國際救援訊號,並不是因為有像有些人所猜測的,是Save Our Souls(拯救我們的生命!),Save Our Ship(拯救我們的船隻!),Stop Other Signals(停止傳送任何其他訊號!),Sure Of Sinking(船就要沉了!)這些片語的縮寫。只是因為這三個字母的電碼“。。。………。。。”(三個圓點,三個橫線,然後再加三個圓點)在莫爾斯電碼中是發報方最容易發出,接報方最容易辨識的電碼。
1912年,豪華客輪“泰坦尼克號”撞到冰山後,船上報務員焦急地發出了求救電報:“SOS,速來,我們撞上了冰山。”這時美國客輪“加利福尼亞號”就在幾英里之外,但是這條船上的報務員正好不在電報機旁,因此沒有收到這條資訊,本來很有可能獲救的上千人為此白白喪命。經過這場慘劇的刺激,從此全世界所有的輪船都開始執行全天候的無線電訊號監聽制度。
不知是純粹的巧合,還是命運的捉弄,“泰坦尼克號”沉沒的訊息也是由電報首先記錄下來的。泰坦尼克號所屬的英國白星航運公司的高階職員布魯斯·伊士曼是“泰坦尼克號”的設計者之一,他當時也參與了救援工作,並向該公司的紐約辦事處發出了電報:“深感遺憾地告知您泰坦尼克號今晨撞冰山後遭嚴重損毀,有人喪生。布魯斯·伊士曼。”泰坦尼克,這條和電報結下了說不清道不明孽緣的夢幻之船至今仍躺在冰冷的北大西洋下面。85年後,一名名叫詹姆斯·卡梅隆的導演將沉眠在海底的幽靈們喚醒,演繹了一出賺足了全球人眼淚的悽美愛情悲劇。
制夷“鬼奴”——丁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