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一些事情,至少知道發生在旺堆身上的事情,所以他一開口,我馬上開始搭話攀談。
“天授是什麼?”
“你不是一個普通的人。”苦行僧的目光投射到我身上,他的眼睛很明亮,又和高原的天一樣清澈:“我感應到,你有不凡的血脈。”
第五十八章木樓
苦行僧的話讓我不解,平淡又深奧,看著他盤坐在地上的低矮身軀,平靜且帶著說不出的神秘。這樣一來,更加讓我有和他交談下去的慾望。旺堆的吟唱聲還在迴響,我朝苦行僧身邊挪了挪。
“我只是感應,你的血脈來自父母的傳承,我沒有見過你的父母,暫時還說不清楚。”苦行僧一直行走在廣袤的高原,他的漢語說的很生硬,但他說的很慢,有意讓我能充分的理解他的話。
“那個牧民旺堆,是怎麼回事?“我看看旺堆,心裡一直閃現著他被雷劈倒之前出現在天空的那張模糊的臉。我清楚的記得,在宗卡臺的天空上,丁小寧那張幾乎鋪滿了半邊天的臉龐。對我來說,那始終是個不解的謎題,困惑了我很久,我急於想知道這裡面的玄奧。
“劈到他的,不是雷。“苦行僧看起來很神秘,但沒有故作高深,和一個相熟的朋友一樣跟我交流。
“不是雷?那是什麼?”
“那是不滅的靈。”苦行僧想了想,說道:“如果用一句你能聽懂的話來說,那是意念。”
我的心裡劃過一道微微發亮的光,旺堆的情況顯而易見,我預感,他已經不是之前的旺堆了,如果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一個目不識丁的普通牧民,無法朗誦出洋洋灑灑百萬字的格薩爾王傳。苦行僧的話像是黑暗中一抹指路的光明,我突然意識到,是不是有什麼東西,附著到了旺堆身上。但我只是一知半解,繼續用詢問的目光望向苦行僧。
“我是一個苦行僧,苦行一詞,在梵語中意為熱,苦行源自印度,出家的僧人以受熱為磨練自己的手段。”苦行僧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溫和又緩慢的說道:“我在苦行,同時,也在掘藏。”
“什麼掘藏?”我頓時被這個陌生的詞搞迷糊了。
“他,很可能是一個掘藏師。”五月聽的很入神,忍不住貼著我的耳朵,很小聲的說道:“他在尋找伏藏。”
“是,我在尋找伏藏。”
伏藏,是高原最神秘的一種現象。高原遠離內陸,最初在這裡占主導地位的宗教是原始苯教,繼而又被藏傳佛教代替,真正意義上的伏藏,是這些宗教在經歷不可逃避的大劫時,為傳承道統而衍生的手段。
伏藏分為“書藏”,“聖物藏”,“識藏”。書藏,就是經書典籍,聖物藏,是大德高僧的法器遺物,這些伏藏都是有跡可循的實體。最神秘的,是識藏。
識藏的概念無形無跡,沒有人知道被隱藏的經或咒到底在什麼地方,但到了條件合適的時候,這些經咒會以一些常人無法想象的方式重現人間。譬如格薩爾王傳,據說是有神靈把漫長的詩篇隱匿在一個人的意識最深處,等到時機成熟,這個人就會突然覺醒,意識深處的詩篇充斥腦海,他不需要識字,也不需要學習記憶,就能把腦海中的詩咒全部誦讀出來。這種傳承方式獨特神秘,曾經有一些說唱藝人自稱神授藝人,因為這些東西是神靈傳授的。
“意念,是充滿玄機的東西,你看不見它,它卻能看見你,它不息,不滅。”苦行僧轉身指指不遠處仍然連綿不絕說唱格薩爾王傳的旺堆,說道:“有一個已經死去的神授藝人看上了他,那道劈中他的光芒,不是雷霆,只是可見的意念。”
“如果這麼說,伏藏中至高的識藏,都是人的意念在傳承他們想要傳承下去的東西?”
“是這樣,我們的高原,被時間改變了,很多很多過去古老的東西,都被時間隱埋,我想尋找這些,那等同於在尋找高原的根。“苦行僧站起身,扭頭對我說道:”跟我來。“
溫和的苦行僧會讓人有種絕對的安全感,我好像正在接受一種點化,對苦行僧深信不疑,他一站起來,我馬上就跟著他走,五月也拍拍身上的灰,想跟過來,但是被苦行僧阻止了。
我和苦行僧並肩在深夜中的高原走向前方,大概有幾百米之後,他停下腳步,溫潤的眼睛望著我,道:“你知道自己身上的東西嗎?“
果然和我想的一樣,苦行僧絕對不是一般人。我身上隱匿的那團黑影,只有感知超強的人才會有所察覺。
“我知道,但我看不清楚那到底是什麼。”
“坐在我面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