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頁)
這樣。軍官佩軍刀,穿長靴和馬褲。來電者說得很具體,口氣十分自信。
森村氏感到,這個指出《殺人機器》失誤之處的電話是大魚將要上鉤的訊號。於是,向負責《殺人機器》採訪工作的我發出了緊急指示。一場不分晝夜尋找“731”遺蹟的追蹤開始了。
不久,發現了一份關鍵性的資料,這就是本書中出現的那張731部隊設施圖。這張圖是戰後原“731”隊員分別將自己儲存的資料匯總起來繪成的。我一看到這張圖,頓時一陣寒戰,只覺得一種難以言狀的衝擊波象電流般地流遍了全身。發現圖時的情況,森村氏在《三十七年的不眠之夜》中寫道:
……深夜,下里氏打來電話,興奮地告訴我發現了一張要圖。
“這不是一張普通的圖。在此之前,‘731’沒有露出一點痕跡。而這張圖幾乎暴露了整個部隊的面貌。”
下里氏在電話裡說這些話時的興奮情緒感染了我。
“我馬上把圖帶來。”下里氏說。我勸道:“現在來沒車可坐,今晚你還是住在那裡吧。”我上了床,怎麼也睡不著。
就在那個夜晚,一部以反映原“731”隊員戰後生活為主題的長篇小說在我的腦海中完成了構思,它就是《新人性的證明》。
森村氏的採訪隨筆顯示了一個作家開拓新域的創造精神。
關於731部隊,從停戰到今天,已有不少作者寫過論文、小說和實錄等三十多篇作品。還攝製過一些電視記錄片。森村氏和我發現那張要圖後,開始對已發表的作品進行仔細的核對。
核對結果表明,所有作品都是根據兩個藍本寫就的,這就是哈巴羅夫斯克軍事法庭的公審記錄和原少年隊員寫的《特殊部隊——“731”》。大多數作品無非是這兩個藍本中某區域性的放大或將章節順序改變一下而已。
不過,或許過於相信受我們採訪的老年隊員的陳述,我們產生了這兩個藍本是否可靠的疑問。在追尋“731”蹤跡的過程中,森村氏和我對此討論過許多次:
“已發表的作品雖有參考價值,但不足以信賴。從上層幹部中調查‘731’,得到的都是美化部隊的結論,瞭解不到真相。要從下層隊員中調查,戰後三十六年,大多數中、下級隊員生活沉淪,從他們那裡可以瞭解到‘731’的真面目。”
“我們不能聽信書面上的東西,要以親自釆訪到的第一手資料為基礎。要堅持依靠自己,跑遍全國,收集材料。”
我們要調查的731部隊是世界上最大的細菌部隊,它隱藏在一片迷霧之中。
部隊的基本結構、隊員的軍階、各種活人試驗的類別及其內容、有哪些試驗裝置、細菌工廠的真相、被稱為“馬魯他”的俘虜人數及其根據、“三千人”這一數字出自何處、特設監獄是怎麼樣的、有關女馬魯他的傳說究竟是真是假……發現要圖後,一連串的疑問使森村和我應接不暇。
在哈巴羅夫斯克軍事法庭公審錄(該記錄的正式名稱是“關於起訴原日本軍人準備和實用細菌武器的公審檔案”)第一百五十七頁上,有關於女馬魯他的記載,是原731部隊第四部部長川島清少將供述的。
“一九四一年,我上任後,巡視了部隊的監獄,看到某監房裡有兩個蘇聯女人,其中一個還帶著一歲左右的幼兒,幼兒是在監獄中出生的。在我任職期間,這兩個女人是活著的。以後她們怎樣了,我不知道。值我想也逃不脫同其他馬魯他一樣的命運,不可能活著出獄……”
但是,川島看到的女馬魯他只有“兩個蘇聯女人”嗎?川島為什麼說“某監房”呢?川島說那個幼兒“一歲”,那麼幼兒的父親又是誰呢?為什麼川島含糊其詞地說不知道“以後她們怎樣了”呢?
走訪了許多原“731”隊員後,我們對哈巴羅夫斯克軍事法庭公審記錄中川島的供詞產生了很大懷疑。
“至少有十幾個女馬魯他。”有一位原隊員出來證實。光是在獄中懷孕、分娩的女馬魯他就不止二、三人。還有死於毒氣試驗的母女馬魯他,還有一位中國女馬魯他,成了活人解剖的犧牲品,曾哀求說:“只要能救孩子的命,要怎麼幹都可以。”
森村氏對原隊員陳述的這位為了救孩子向魔鬼豁出自己身體的中國女囚表示深切的關心。就這樣,在作者心中,《新人性的證明》的基本骨架和人物形象更加成熟、清晰了。
調查進行到一半,在一九八一年夏天,我接受了森村氏的命令,從滋賀縣趕赴三重縣,向原少年隊班長了解見習技術員的情況。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