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位”的供牌。
黃河規矩多,採金人在黃河上討生活,規矩更多。
在採金時,不準說“倒”、“死”等不吉利的字眼,尋金時打的洞叫“槽子”,不能在槽子裡倒背手,“槽子”裡也不能進女人,“槽子”裡要用磚搭起“老爺府”,供奉著“馬小三靈位”。
除此之外,採金人還有一套專業術語,和江湖黑話一樣,外人往往不知所云。比如尋金時打的洞叫“槽子”,打洞的夥計叫“馬尾子”,斧子要叫“開山子”,石頭要叫“金嘎垃”,挖到金子叫“挖紅了”,天黑叫“夜了”,落土叫“掉毛”,塌方叫“扯棚”,水叫“灰”,油燈叫“紅碗子”,小便叫“吊線子”,大便叫“瀉瓤子”,金多叫“紅灘”簡稱“紅了”,金少叫“口稀”,無金稱“麻了”、“拖灘”、“打老鴰”。手藝人在黃河上採金,就要按照這些切口說話,不然就是犯了忌諱,犯了忌諱後,輕者要放鞭炮道歉,重者要被逐出金門。當然了,這些事情要是論起來,那話可就長了。
我聽得眼睛都直了,想起坐車去三門峽時,宋圓圓問我是哪家的,朱也顏一口一個宋家、白家、粟家,她們所說的六大家,看來說的就是這黃河六大王的後代,“黃、宋、慄、白、謝、朱”六大家。我又想起當時朱顏跟我說,“大家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做出一番大事業”,這個“大家”自然指的是“白家”、“宋家”“朱家”、“粟家”四家後人,那共同完成的“大事業”又是什麼呢?
還有,在鬼窟裡,死人臉說“你們六大家聯手封住了黃河眼”,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這些事情在我腦子裡不斷閃過,一樁一樁對應了起來,我才發現上次去上河村確實不是那麼簡單,那個村子可能並不只是養龍那麼簡單,這裡面可能隱藏著一個黃河六大家的秘密。只不過那個秘密究竟是什麼,我卻怎麼也猜不出來。
這個黃河上的秘密,我估計黃七爺應該知道,但是迫於黃曉麗和猴子在身邊,也不敢亂問,只好耐著性子聽黃七爺說下去。
黃七爺坐在廟裡,吸著旱菸,眯著眼看著滔滔黃河水,給我講起了金門的淵源。
他說,金門最開始,是官府在民間徵召的採金人。
古代以金銀為貨幣,對這採金之事自然慎之再慎,在民間招募了許多高手進行勘探開採。但是官府很怕尋金人會夾帶私藏,便派了大量軍士做監工,對待採金人極為苛刻。採金人採金時,要赤身裸體,從金礦出來後,還要被反覆檢查,頭髮、口腔、腳指甲,甚至連肛門都要一一檢查過。
所以金門雖日採鬥金,可是到頭來卻連一粒金沙也留不住,最後窮困交加,含恨而亡。
金門之人歷經千辛萬苦採得金沙,又被官府盤剝盡了,便想盡方法私藏黃金。有人打掉槽牙,在牙縫處鑲嵌進一顆金瓜子進去;也有人用一根極細的牛毛繩,一端拴在狗頭金上,一頭系在槽牙上,將狗頭金吞嚥到肚子裡。狗頭金是原金,重量頗大,一旦牛毛繩斷掉,金子墜到腸子裡,就會把腸子墜斷了,人也會歷盡千萬痛苦而死。
久而久之,金民便秘密集合起來,大家各自拿出一輩子的採金經驗,經過一代代人的增補,竟然留下了一部尋金定脈之法,秘密傳給後人,希望後世子孫可以自行尋金,再不受官府壓榨。
到最後,金門在民間分為了四脈,分別是“分水”、“觀山”、“潛淵”、“凌雲”,有道是“分水定金”、“觀山尋脈”、“潛淵奪金”、“凌雲淘金”。
這尋金定脈之法可謂能點石成金,一旦洩露,必然引起江湖上的紛爭,所以金門一派行事低調而神秘,外人多不得知。
我們黃家就屬金門“潛淵”一脈,你們白家則是“分水”一脈,“潛淵”、“分水”都是在黃河上行事,所以我們黃、白兩家自古走得就很近。
他眯著眼看了看黃河水,說,你可知道,當年我和你爺爺是八拜相交的好兄弟,在黃河上叱吒風雲,好不歡喜。只可惜白兄命薄,先走了一步,我也被困在這黃河邊上,一直隱居了幾十年!
不過無論我怎麼追問,黃七爺都不肯說當年那樁事情。
我見黃七爺不想說,也不好再問,就問他剛才為何說船下之物怕我?
黃七爺說,這水下昏暗,所以水下之物最喜金珠玉寶,遇到罕見之物,便要興風作浪,打翻船隻,可笑那富貴之人還喜歡佩戴金珠,往往被水中之物窺得,做了魚食。剛才水下之物,本是一路追蹤血缸而來,卻被船上辟邪的物件壓制住,不敢冒出頭來,所以想要掀起大浪,將那物給打掉,好在有驚無險,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