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頁)
要說這些大臣都不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只是先皇死的太突然,遺詔沒有,循舊例好多步驟定不下來,在座的又都是科舉出身,熟讀經書,考據能考到讓人崩潰,而且時不時話題就偏了,幾個年紀大一些的臣子都開始抹汗了。
“好了!”六皇子拿著書桌上的鎮紙一拍,道:“從頭來一遍,這次就定下來了。”他眼一斜,翰林院編修拿著厚厚一疊記錄開始唸了。
先皇諡號一共二十一個字:文睿廣成宜光賢……後面賈敬走神了,沒聽全。為這個已經吵了兩天了,因此大家都沒意見了。
新帝年號,先沿用先帝年號,之後明年才換新的,這個不是重點爭吵範圍,最後定了寧昌二字。
先皇的妃子,有兒子的都接出宮,生了女兒的留在宮裡,沒生孩子的也留宮裡,殉葬的沒有。除了六皇子的母妃升了皇后,剩下的都是太妃、太嬪,這個也沒人有意見。
下來就是先帝遺詔了,按理來說,先帝遺詔一共三個部分,先是緬懷一下自己的生平,然後對繼位的皇子一頓誇獎,之後便是對託孤大臣的封賞了。
先帝沒遺詔,那就只能編了,反正這種詔書一般也都是文筆好的大臣寫的。第一部分好說,第二部分也差不多,不是有先皇口諭麼:六皇子是眾多皇子中最最注重手足之情的一個,就往這個上面靠就行了。下來就是託孤大臣了,賈敬算第一個。
皇帝的意思是將他的爵位提到一等公,朝臣不同意了,這個爵位從開國時候到現在一共就封了八個,還都是隨聖祖打天下的功臣。賈敬?不行。
六皇子也是很有決心的,要不是賈敬,他能當上皇帝?而且他還有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來的孩子在賈敬手裡捏著呢。這份功勞,對他來說就是開國了。
賈敬聽了兩耳朵,就知道他們是什麼意思了,於是他咳了兩聲,道:“先皇在世時,曾與臣說過,李大人德才兼備,是個可用之才。”
被點名的丞相李大人笑了,“先皇謬讚。”他滿意了,有了這句話,他就依舊是丞相,因此他不說話了。
賈敬又道:“六部的各位大人都是勞苦功高,先皇也一直記在心裡,還曾經跟臣說過要在宮中宴請眾位大人。”
好了,沒問題了。老皇帝的舊人馬暫時一個不動,大家都滿意了。
丞相李大人第一個出列,衝六皇子磕了個頭說:“賈大人深得先皇寵信,於社稷有功,又是寧國公後人,理應封賞。”
“臣等複議!”
賈敬也笑了,不過他想起他家兒子孫子還有女兒被從家裡趕出來的事情,又正色道:“臣家中有一獨子,自小鑽研天象曆法,不知能否在欽天監某一職位,也好為陛下效力。”欽天監幾乎是唯一一個不用考進士就能上的部門了,而且這個部門很是特殊,雖然最大的監正才正五品,但是幾乎人人都有上朝的權利。
李大人跟站在他身邊的吏部尚書陳大人對視一眼,都想起了前天那場毫無預兆的打雷下雨,還有最後雖然被歸結到忠順王身上,但實際是賈敬求來的大雨,陳大人出列道:“欽天監監正一職空缺。”沒關係,監正下面有的是能幹活的,而且,不是還有榮恩公麼,萬一他兒子說錯了,榮恩公想必也能補救一番。
第二天新帝第一次上朝,賈敬被封了一等公,賈珍雖然爵位已經被襲給賈蓉了,但是在新皇的第一份聖旨裡被封做了欽天監監正,也算是獨一份的恩寵了。
皇帝的幾個兄弟,除了七皇子以外,人人都被封了親王,算得上是皆大歡喜。
☆、第41章 四十一
榮國府依舊在等元春封妃的旨意;從元春傳回訊息的第二天就開始等。
老大賈赦是最耐不住性子的一個,從第二天開始就不住的在賈母面前嘀咕,賈母一開始還能耐心給他解釋:“你看啊,封妃的旨意得等到七皇子真得當了皇帝才能有;還早呢。”後來賈母也不耐煩了;“先帝還沒發喪!呸呸,這個犯忌諱了!總之你等到皇宮裡鐘響了之後再一個月就差不多!”
賈政依舊每日去工部;不過工部尚書很久都沒露面了。王夫人在家裡一言不發;每日除了給賈母請安就是在賈珠的院子裡;賈珠從那天晚上見了血腥之後就不太好了。大夫說他是“受了驚又吹了風;一激之下熱邪被拘在體內;但是因為人太虛弱,不能瀉不能補,慢慢調理吧。”末了大夫搖搖頭又加一句,“盡人事罷了。”
因此,王夫人連李紈都恨上了,“你就這一個丈夫!還不好好看著!大晚上的,你怎麼就能讓他跑出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