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葉非眉峰一挑,“最好是‘星鎖’和明教斗的你死我活,陛下坐收漁翁之利。”
弘光帝搖頭,“現在說這句話為時尚早,還是再查查比較好”說著憐愛地撫了撫葉非的手,“非卿,你今晚就不要出宮了,就在宮裡陪朕吧。”
葉非低眉順目道,“是。”
翌日,蓮淨早早起了床,說是要去空重寺還願。
童宣服侍著吃了早飯,本來不放心重玲一個人陪著去,自己也打算一起去,蓮淨道,“還個願那麼多人去,只怕要攪擾的佛主不高興了呢。”
呃,攪擾了佛主那可是罪過呀。
童宣自覺擔不起這個罪名,嘟著小嘴目送兩人乘著馬車遠去。
初遇蓮淨時,主僕二人便是乘著這輛馬車遊蕩於崇山峻嶺間,過著遠離塵世的生活。
當馬車從視線消失的一刻,童宣心中空落落的。
大小姐,我曾立下重誓要侍奉你終身,你一定要回來給我服侍呀,萬不可一走了之……哎呀,《江旬遊記》真是害人不淺,大小姐讀了遊記心思又活了也說不定,好不容易才安定了三年……
如此胡思亂想了一陣,才轉身走回院中。
☆、第24章 怎麼又跑出來了?
蓮淨和重玲出門後不久,林媛換了身衣裳出來,“童兒,我們也出去走走。”
呃,媛媛也要出門,江旬遊記為禍不淺。
只聽林媛道,“你自三分明月樓辭工已有一個多月,我原說咱們自己開間館子,只因這段時間忙著抄手稿給耽誤了,如今得了空,先去把地段選了再說。”
原來是為了開館子的事,可是本錢還沒著落就去選地段……
林媛如何不知童宣心思,“父親早知劉家為人,舉事前曾將一筆銀子交與家下灶房一名火夫保管,隨後以老病為由將其辭退,實則令其遠遁他鄉,若我過門後劉家為難我,靠著這筆錢也能衣食無憂。”林媛說到這裡停了停,接著道,“這火夫原是祖父身邊的親兵,因在漠北追擊蒙古軍時留下殘疾,又未曾立有家室,退伍後無親友可投,便被祖父安排到灶房做事,他看著父親和我長大,雖只是火夫,但對林家的忠心卻是無人可比,先前我已託人帶書信與他,相信不日便會帶銀子到山河村來。”
童宣心裡感動,“這筆錢萬萬不能用,他日你嫁人後,有了這筆錢做陪嫁,夫家對你……”
林媛一笑,“我這不是已經嫁到你家了?”
童宣還要說什麼,卻聽林媛道,“本錢雖然有了著落,可這地段怕是極難選,我中意的你和大小姐未必看的上。”
童宣抿了抿嘴,將之前要說的話咽回去,接過林媛的話頭,“你看中的,我一定看的中,至於大小姐,只要能掙到錢,她才不會在意飯館開在哪。”
林媛搖頭,“我看未必。”
才沒有什麼未必,我家媛媛聰慧過人,才不會選上賠本的地段呢,大小姐必然同意。
童宣信心滿滿地昂起了小腦袋。
可是為什麼船向著與青月城相反的方向行進呢?也就是離青月城越來越遠了?
……所以媛媛要把飯館開在比山河村還遠的遠郊而不是城裡?
童宣從陶醉中醒來,差點一腦袋栽到大運河裡,我說媛媛,咱們這是要去哪呀?
林媛扶童宣站穩,半擁著比自己矮半頭的玉孩童,“江旬在遊記中寫道,‘北出青月城,沿運河東行十餘里,繞過空重主峰,抵重陽穀,乃青律、青揚、青瀛三城交界之地,夜遇大雨,惜無客店可居,只得借宿胡員外家’,既是三城交界,又有運河可通青月城,定是客商往來如織,如此地段卻無客店,若是咱們將飯館開在那裡,定然營利豐厚。”
童宣一聽眼前立即浮現出一座金山來,粉嫩的小臉笑的花兒一樣,“可不是。”
林媛卻道,“只是咱們能想到的,別人一定也早想到了,重陽穀至今沒有客店,其中必有隱情。”
“也是喔。”童宣皺起眉頭,嘟著小嘴,黑眼珠轉了轉,一時間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林媛看向童宣,“所以咱們今天先去探個路”,伸手撫平了童宣擰起的眉,“權當出來散散心。”
因為既順風且順水,兩人只花了半個時辰便到了重陽穀碼頭,在船伕指引下沿官道步行約兩三里便見一座界碑,上書“重陽穀”三個大字,過界碑不遠,便是重陽遞運所,再向前走,則是重陽驛。
路邊,掛著“驛丞署”匾額的門樓之下,驛丞大人正在和一位兩鬢堆霜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