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王爺叮囑。”
陽越聽得眼睛越瞪越圓,愣愣地轉向一邊的陽昊,卻見自家侄子臉色平靜,自顧自地喝酒吃菜,恍若未聞,不由怔在當場,竟不知該說什麼才好了。
賈琮瞧著實在好笑,轉頭又從廚下捧出一大碗湯放在桌子上,動手為陽越舀了一碗:“王爺既然吃不慣這蝸牛,且喝碗湯清清口罷。”
陽越尚未回過神來,下意識地端了碗便向口中送去。方自沾唇,猛地驚覺:“賈琮,這是什麼湯?”菜是蝸牛做的,這湯又不知道是個什麼……
賈琮輕笑:“這湯無礙的,王爺一嘗便知。”
陽越半信半疑,小小抿了一下,似是有些不敢相信,又喝了一口便氣得將碗用力頓在桌上:“賈琮你莫不是存心消遣本王,這如何是湯,分明是水!”
賈琮一怔,隨即恍然,笑道:“王爺恕罪,是賈琮疏忽了。”說著從邊上拿過一包粉末,看也不看便直接灑進湯碗裡面。
陽氏叔侄對望一眼,均在對方眼中看到不解。陽越心知這小子看著穩重,實則暗地裡的花樣著實不少,不由心下警惕:“這又是做甚?”
賈琮笑眯眯地道:“你再嚐嚐?”
那表情明擺著湯裡有古怪,陽昊看著叔叔一付如臨大敵的模樣,卻有些想笑:“王叔不必緊張,我先試試看好了。”賈琮的性子他這幾日倒也摸著幾分,是個不肯吃虧的,卻也不是個愛生事的,適才已經整過陽越一記,這湯應是無妨的了。
小小喝了一口,便覺一陣鮮香從舌尖泛開,不由接連喝了好幾口下去。
賈琮有些小小得意,為什麼清末民初時北京八大樓皆魯菜有名?據說那些大師傅皆來自山東福山(今煙臺)。每位大師傅的腰間都拴一個小皮囊,裡面裝的就是曬乾碾碎的海腸粉,做菜時捏進一小撮,比後來的味精可提味多了。他這一點是早先得知賈璉手下有人要去山東進貨,編了個由頭才捎帶回來的。
陽昊何等精明,念頭一轉便知端的:“賈琮,你後來放的是什麼東西?”碗中本是清湯寡水,這鮮味分明來自之後的那包粉末。
賈琮一笑說道:“其實就是用海里一種東西曬幹以後磨的粉啦,很鮮對不對?”
陽昊微微一笑,不再開口。他倒想看看,賈琮這葫蘆裡,又在賣的什麼藥。
賈琮笑容中分明透著幾分激將,說道:“那個王爺,你瞧陽昊都喝了,你也試試?”
陽越看看陽昊,抓起碗來先是用舌尖小心翼翼地舔了一下,然後方淺嘗一口,這下品出了味道,將一碗湯全喝了下去,咂著嘴道:“味兒不錯,這是什麼?”
賈琮從懷裡掏出一張紙來遞給陽越。
陽越一怔,伸手接過開啟,開頭還好,往後越看臉色越是古怪:“賈琮,你倒一點沒把自己當外人,還打算叫本王開買賣?”
賈琮笑吟吟地看著陽越:“王爺分明有意,何必拿著架子來嚇賈琮?要說這物事也不是個金貴東西,當地人壓根都不去吃的,我隨便找幾個人也能幹了。之所以要送給王爺,不過因著王爺是我同陽昊的大媒,想要送一份謝禮罷了。王爺不允,賈琮自也不敢強求的。”
陽越被賈琮說得氣也不是笑也不是,只得恨恨地道:“賈琮你少逞口舌,本王可沒陽昊那麼好性兒,由得你蹬著鼻子上臉!”說著又將手中那張紙看了一遍,道:“你倒真不貪心,這麼一張紙,就能值三成利?”
賈琮仰起頭:“一張紙自是不值,可是紙上寫的東西值。王爺家大業大,自是看不上這點子小錢,只是有個長久來錢的法兒,總也沒壞處不是。若是王爺無意合營,賈琮便將此一項送於王爺做謝媒禮,不過日後那些個生錢的主意,賈琮只好另外尋人了。”
陽越打鼻子裡哼出一聲笑:“那你倒是說說,為何要本王將三成利送於陽昊?他還短了使費不成?”
賈琮便道:“我幫我媳婦兒攢體已,不成麼?”
作者有話要說:
☆、23
陽越險險從原地跳將起來:“賈琮你好生無禮!你知道陽昊是什麼人,就敢、就敢……”
賈琮伸長脖子,一臉的‘我很好奇,我很八卦’:“是什麼人啊?他不是宗室王爺麼?”
陽越呼呼直喘,氣哼哼地灌了一杯酒下肚,向天翻著白眼。
賈琮輕輕一笑,湊到陽越邊上小聲嘀咕幾句,然後就看陽越的表情越來越古怪,說不出的猥瑣:“真的?”
賈琮轉身回座,一面答道:“當初人家就這麼告訴我的。王爺真想知道,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