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第3/4 頁)
感謝各位讀者朋友!
我們不見不散!
☆、千里嬋娟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中秋佳節,大成從北至南貫穿連綿的運河之上,畫舫重樓如宮闕玉宇。迤邐燈光、燈火闌珊,在水面之上搖曳盪漾。
人月團圓,蘇州城內萬家燈火,彩燈浩淼如星。明淨的夜空之中,千萬盞孔明燈隨風而起,大街小巷人潮歡騰鼎沸。
城內一家最繁華的酒樓內,一對孩童端正地坐在雅間之內,靜靜地看著樓下戲臺之上的說書人說書。
那說書人正說到精彩絕倫之處,滿面紅光,語氣抑揚頓挫,引得臺下的人目不轉睛,聽得津津有味。
醒木一拍,花鼓鼓點一打,竹板鼓錘敲出明快輕諧的節奏。
“大成國,有皇城,皇城中坐著個帝君王,君王之下有親王,親王各個盡風流,風流當屬楚王爺,楚王寧溢寧無憂!”
話音一落,雅間之中的孩童對視一笑,其中一七八歲的孩童,身著蘇雪色錦衣,轉眼看著桌上的宮燈,宮燈映襯粉嫩的小臉,眉眼如畫。
“又是楚王的故事,”他百無聊賴的伸手撥了撥宮燈,“難道楚王的故事就永遠說不完嗎?”
“反正我們都聽過多次了,今晚城裡熱鬧,不如我們到街上去玩兒吧。”身旁的小女孩兒輕輕地理了理嶄新輕柔的襦裙裙襬,又悄悄地抬眼看了看門外,“爹爹去接孃親了,我想吃街對面那個大娘做的月餅,哥哥,你帶我去吃吧。”
“不行,”男孩兒正色地搖頭,“爹爹說了,那些東西不乾淨,你還小,不能隨便亂吃。”
“那……”小女孩兒失落地趴著窗戶看了看,街面上的繁華喧囂,似有巨大的魔力,她抿唇,轉身回來拉住男孩兒的衣袖,輕輕晃了晃,“只去一會兒,很快就回來,不會被爹爹發現。”
“不行,”男孩兒正色蹙眉,一臉肅然,疏離的目光似自帶威儀,小女孩兒一愣,“哼!”一聲,甩開他的衣袖,自己重新坐回了凳子上。
樓下賓客滿座,眾人正聚精會神地聽著。
“當時,全京城上上下下,都說楚王謀逆,甚至已早出楚王私自擴張兵力、勾結各節度使的證據。”說書人眉飛色舞,滔滔頓挫地說道,“皇帝褫奪楚王親王之位,將其召入宮中問罪,楚王神勇無敵,入宮之後,御林軍上千人,竟奈他不得……”
“皇帝果然是要殺楚王,難道楚王真的謀逆?”有人問。
“這說來,可是一波三折抵擋起伏啊!”說書人故弄玄虛,“話說楚王被召入宮,就要將楚王拿下問罪斬首,親自斟了酒要賜予楚王,千鈞一髮之刻,被楚王妃識破攔下。”
“楚王妃?”臺下眾人詫異,“這楚王妃說來是個神秘的人物,你倒是說說,她到底是何方神聖?竟能幫助楚王識破這天大的陰謀?”
眾人立即興致勃勃的起鬨,長年以來,眾人聽了不少楚王的故事,可他背後的楚王妃,似乎是個謎團。她似乎掩映在重重的迷霧之下,坊間之中,對她隻言片語的評價和流言,越發加深了世人對她的興趣,也讓這個楚王妃更加的神秘。
坊間中不少關於王妃的猜測和流言,對她身份的猜測,都離不開千金名門閨秀,或者風花雪月才子佳人的綺麗幻想。
一片起伏騷動的議論猜測聲之中,說書人輕快地敲了鼓點,引得眾人注意,他雙眉一挑,笑道:“欲知王妃的身份,還得從在下說與各位。在下行走江湖、輾轉各地,尋得幾分線索,終究打探到這王妃的身份。”
“王妃何許人也?”有人問。
“據說,這王妃,並非宗親貴族,也並非名門閨秀,她竟只是楚王身邊的一個侍女。”說書人神神秘秘的說道。
“侍女?”眾人疑惑。
“正是!”說書人緩緩地點頭,“這侍女,與王爺走南闖北,患難與共,甚至在楚王生死一線的關頭也不離不棄。據說,她學得刑獄驗屍之道,有斷案推理之才。京中無數大案懸案,也是她一人所破。若是沒有王妃,這世間天理,恐怕就難以昭彰……”
眾人感嘆唏噓,百感交集。
樓上雅間,一身錦衣輕緞的男孩兒趴在窗戶口,很是老成地輕聲一嘆:“這些故事,爹爹每晚都將給我們聽,都聽膩了,是吧小喬?”
他側首,並沒有聽到回應,眉頭一挑,環顧雅間,空無一人!
雙腿一蹬,輕捷地從凳子上跳下來,他立刻出了門,見門口一侍衛垂頭站立著。
雙眉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