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他向李世民談起了陶朱公范蠡。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在范蠡的幫助下發憤圖強,重新打敗吳國。范蠡在滅吳復國中,功勞是不可沒的。可是後來他卻攜西施邀遊四海,成為富甲天下的商人。他問李世民:
“你說陶朱公在功成之後,為什麼卻飄然而去?”
“因為他發現,越王勾踐是個只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的人。”
“如果勾踐是個心胸寬闊、雍容大度的人,那麼范蠡又會怎樣呢?”
“他將仍然是越王面前的好臣子。”
“是個好臣子,歷史上就不會有陶朱公這個人了,史書讀起來也就很乏味、很無聊了!”蕭瑀喟然嘆道。
世民忽然若有所悟,朝蕭瑀深深一拜道:“世民深謝蕭公指教,當永記在心才是。”
蕭瑀的這番話,如巨石投入水中,在世民的內心引起強烈的震撼,使他明確地看到自己的人生道路。
皇上寢宮內,燈火逐漸淡下來。楊廣坐在案前,面對張麗華的畫像,慢慢地傾訴著:
“麗華,你知道我今天看見誰了?我看見了李淵的兒子李世民!想不到,解雁門之圍竟是他獻的計……你說我該不該生氣啊?李淵那個傢伙,我讓他活了這麼多年,竟然跑出來這麼個詭計多端的兒子!他們父士心連心,將來一定會成為我的心腹大患!所以我要儘早把他們一網打盡,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另一個聲音卻在說:
“你能殺他不早就殺了嗎?起初,你是顧忌你親孃獨孤皇后,是他一手把你扶上皇帝的寶座。而李淵是她最寵愛的外甥,所以你下不了手。等李淵手上握了兵權,你又不敢隨便動他。現在朝中武將個個圖謀不軌,如果你此時除了李淵,誰還會替你忠心耿耿地戍守邊關重鎮呢?”
楊廣非常矛盾,內心激烈地鬥爭著……
突厥特使都藍,奉了可汗之命,來到雁門關行宮晉謁大隋皇帝。他手捧托盤,托盤內放著一封書信和一個錦盒,錦盒裡是突厥國寶龍涎珠。內侍迎上前接過了托盤,放在楊廣面前。楊廣看了一眼錦盒,點點頭,拿起書信拆開。看著看著,他的臉色變得驚慌起來,轉而又顯得很哀傷,兩隻手不停地抖著,信紙飄落在地。最後,他轉為憤怒,發狂了似地將貢品一掌打翻,龍涎珠紛紛撒落,滾得到處都是。他聲嘶力竭地大叫:
“我要這些東西幹什麼?我要我的女兒,把她還給我!還給我!”
都藍嚇得驚慌失措,文武百官也都愣住了。
楊廣手指都藍,命令左右:“把他給我殺了!”
樊子蓋急忙拾起腳邊一顆熠熠閃光的龍珠,走上前去呈給楊廣,輕聲地在他耳邊低語:“陛下,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更何叫他是來獻貢品、重修舊好的……“話還沒說完,楊廣反手就是一掌,把他打得翻滾下去。樊子蓋跌跌撞撞爬了起來,稀裡糊塗地跪倒在地,嘴裡喃喃地說著: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楊廣卻根本不理他,任他跪在那裡,只顧瘋狂地吼叫著:
“還我女兒!還我女兒一一”
楊廣表情沉重、神態黯然地走進吉兒的閨房,示意正在流著淚整理吉兒衣服的荷香離開房間。他獨自一人環視房中的景物,眼光落在了一件衣服上,他捧起衣服仔細地看著。吉兒曾穿著這件衣服和自己一起遊御花園,穿著這件衣服盪鞦韆,那衣服在空中飛舞起來,煞是好看。吉兒是那麼快樂,自己也是那麼快樂地推著鞦韆,把吉兒送得很高很高,吉兒不停歡笑著……如今物是人非,衣服留在了這裡,可吉兒卻……楊廣的淚水滴了下來,他捧起衣服,輕輕地貼到臉上,不意觸到一件硬硬的東西。他從衣服袋中拿出一個錦鍛小包,一層一層開啟,小包裡面卻是一根斷了的箭鏃。他仔細端詳著,發現箭身上刻有字,湊在燈下一看,竟是“李世民”三個字,不由大吃一驚。他急喚荷香入內,質問她究竟是怎麼回事。
荷香嚇得跪了下來……
(更多好書盡在書本網 。Bookben。)
碧草茵茵的大草原上,湛藍的天空飄著幾朵白雲,白雲下面一群羊兒悠閒自在地吃著草,牧羊犬在周圍來往奔跑著、吠叫著。身材窈窕的牧羊女手搖鞭兒,輕盈地走在其中,宛如仙女駕雲而來。突利帶著幾個家丁,騎在滿載獵物的馬上。遠遠地看見羊群,他取下了水袋,向牧羊女喊著:
“喂!小姑娘!小姑娘一一”
牧羊女看見漸漸走近的突利,停下了腳步。突利舉了舉水袋問道:“小姑娘,有水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