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2/4 頁)
,三娘。”
“我……我走了以後……請你……代我照顧柴紹……好嗎?”
李靖含著淚,用力點著頭說:“我會的,一定會的。”
三娘臉上帶著滿足的笑容:“那我……就放心了……”
三娘突然一陣激烈的顫抖。李靖見狀,急叫:“柴紹一一”
柴紹急忙自外奔了進來,緊握住三孃的另一隻手叫:“三娘……”
三娘笑了,看看李靖,再望望柴紹,說:“李靖……我……我……我把柴紹……交……交給你了……”
三娘終於斷了氣,她是帶著放心的笑走的。李靖和柴紹悲慟得放聲大哭。
李淵痛失愛女,好不悲傷,命太常寺依禮厚葬。
按大唐律令,女子葬禮不設樂隊,無論皇后或民婦,皆是如此。李淵為了愛女,竟破了此例,出殯行列前後,增加樂隊,並用四十人的儀仗,手持刀劍護衛靈柩,另派虎賁武士沿途警戒。
三娘下葬那天,樂聲震天,號角齊鳴,儀仗威嚴肅穆,街道兩旁站滿了觀看的百姓,長安城中,竟是萬人空巷……
武德七年三月,李淵下詔公佈官制。皇上以下,設太尉、司徒、司空,稱為“三公”;其次是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秘書省、殿中省、內侍省,稱為“六省”;其次是御史臺、太常、太府等,稱為“九部”。王公分別設王公府,屬中央官;州政府、縣政府、鎮、戍等都屬地方官。自開府儀同三司到將仕郎共二十八階,稱為“文散官”;自上柱國到武騎尉,共十二級,稱為“勳官”。
同月,李淵又頌布了“租庸調法”。租是田賦。凡成年男子,由政府配給農田一百畝,十分之二作為私產,每年向政府繳納粟米二石;調是捐稅。每一成年男子每年可依當地特產,選擇陵二丈、絹二匹或棉布二丈四尺繳送政府;庸是勞役。每一成年男子,每年應為政府服勞役二十天,不願服勞役的,可以繳納代金或絹六丈。
一日午後,李世民到宮中檢閱禁軍。正在觀看的當口,忽聽得一陣喊殺聲,並伴有兵器碰擊聲。李世民吃了一驚,仔細聽去,聲音皆來自東宮。此處與東宮只有一牆之隔,自然聽得真切。
李世民不禁緊蹙濃眉,問手下:“這裡離上臺東宮最近,那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為首的禁軍吞吞吐吐地道:“稟上將,近來……東宮成立了‘長林軍’,他們……經常舉行實戰操演……”
李世民聽了,吃驚不小,厲聲問:“有這回事?”
禁軍頭領怯怯地點頭。
東宮中的一個廣場上,數以千計的左右長林軍們,正殺聲震天,以真刀真槍作實戰操演。
建成、元吉、爾朱煥、橋公山在一旁興致勃勃地觀看。
建成有點擔心地說:“元吉,你命長林軍真刀真槍操演,難免會有死傷,不若換下真的來吧。”
元吉不以為然地說:“優勝劣敗,適者生存,這有什麼不對?唯有如此,長林軍才能成為一支戰無不勝的勁旅。”
建成見元吉堅持,只好作罷。
元吉得意地說:“長林軍是我一手為大哥訓練的,將來用處會很大。我還向燕王李藝徵調了三百名精騎,準備配備東宮各署,打算補作常備衛士,你認為如何?”
隨後,元吉大大咧咧地迎向已走近前的世民,說:“喲,什麼風把你給吹來了?”
世民冷靜地說:“聽說東宮新組成了長林軍,我特地來看看。”
元吉粗暴地說:“這幹你什麼事?基於安全需要,東宮為什麼不能組成長林軍?”
世民嚴肅地說:“宮內安全由禁軍擔任,身為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我不得不償失請你解散長林軍。”
“我偏不解散,你又能怎麼樣?”元吉帶有挑釁意味地說。
“我的話已說明,務請你們鄭重考慮。”世民的臉上雖然很平靜,說話口氣卻相當嚴厲。
世民走後,建成走了過來,憂心忡忡地問元吉:“依你看,世民會向父皇稟告麼?”
元吉狠狠地說道:“他敢?如要他真敢,我會跟他沒完沒了!”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04 回覆此發言
191 回覆:【轉貼】唐劇原版小說(長)
站在不遠處的冰如目睹了這一切,她想了又想,最終下定了決心,回房後取出紙卷,寫道:
父皇陛下聖鑑:太子建成組成長林軍,為數達兩千之眾,顯然有圖謀不軌之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