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3/4 頁)
天下豈不是就有了兩個君主嗎?古人有言,天無二日,國無二主,陛下卻安排了兩個君主,不是人為地製造禍端嗎?這麼一來,只怕陛下千秋萬歲以後,天下就難以太平了!臣的這番話,還請陛下不要見怪才好。”
李淵聽了,心中更加不安起來。
天策府上下的興奮沒有持續多久,便被李淵的一紙詔書兜頭澆了冷水。世民很吃驚,不清楚父皇為何突然改變了主意,又把他留在了長安。這令他百思不解。此刻,世民還不知道一個更大的陰謀已經悄然地向他逼近了。
李淵發出詔書不久,便從建成、元吉等人的口中得到世民的反應。他並不清楚這個訊息的真相,但他還是被激怒了。
“世民……他對朕的決定,竟然如此反應?”
建成、元吉、裴寂、德妃與婕妤相互交換了會心的眼色。
建成唯恐父皇不信,又說:“父皇,確實如此。世民對父皇取消他前赴洛陽一事極為不滿,不但埋怨父皇反覆無常,還變本加厲,提起父皇多次允諾改立他當太子的事,責怪父皇出爾反爾,說話不算話。”
元吉也趁機落井下石:“父皇,二哥既然懷恨在心,父皇若不防備,只怕有意外事件發生!”
李淵既怒且驚,問道:“元吉,你指的是……?”
“父皇,世民想叛亂謀反,早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當初他打下洛陽,兒臣可是在場的,他分明在觀望徘徊,不及時回返京師,反而廣散錢財以樹私恩。父皇叫德妃、婕妤前去洛陽,世民又故意怠慢欺負她們,這不必謀反又是什麼?”
德妃與婕妤急惱幫腔道:“齊王說得對,世民怠慢欺負臣妾等,分明就是對陛下大不敬!”
“是呀!俗話說,打狗也得看主人。世民分明不把陛下看在眼裡,才會如此這般狂妄無禮的!”
李淵更為惱怒,轉身問裴寂道:“裴總管,依你看,朕該如何是好?”
“天策上將自以為功高,不甘居於太子之下,又對陛下有所不敬。臣以為陛下除非改立她為太子,否則,就必須及早妥善處理他才好。”
李淵眉頭緊鎖,問道:“什麼叫妥善處理他?”
元吉迫不及待地說:“就是殺掉他呀!父皇再不殺他,恐怕就要悔之不及了!”
李淵遲疑了起來,說:“世民有定天下之功,且罪狀並不明顯,朕又拿什麼作為藉口?”
元吉道:“只要馬上動手,還怕找不到藉口嗎?”
李淵搖了搖頭,口氣堅決地說:“不!朕不能這麼做!”
聽父皇如此言,建成、元吉等大失所望。裴寂卻又生出一個想法:“既然陛下仁愛,不忍心殺世民,但總不能就此罷了。臣以為,世民深受房玄齡和杜如晦的影響,故懇請陛下頒詔,立即將房、杜二人驅出天策府,以絕後患。”
李淵沉思片刻,終於同意了。
建成、元吉見殺掉世民的陰謀未能得逞,但驅逐房、杜,剪除了世民的左膀右臂,以後更便於掣制世民,雖很不滿意,也只好就此作罷了。
223 回覆:【轉貼】唐劇原版小說(長)
第三十五章
儘管李世民很清楚逐出房玄齡、杜如晦是建成、元吉他們的主意,但他還是無可奈何地執行了父皇的旨意。當房玄齡、杜如晦過來與他告別時,他的心中不由生出一股悲意。他緊抓住房、杜二人的手,痛切地說:“二位如我的兩隻手臂,如今兩隻手臂都被砍斷了,叫我如何不沉重悲痛?”
房玄齡、杜如晦亦是個分沉痛。房玄齡說:“上將功蓋天地,理應繼承大業,不料太子、齊王反而企圖加害。切盼上將早下決心,除掉他們。”
李世民猶豫著,下不了決心。
“歷史上,在一些同胞兄弟之間,為爭奪帝位互相殘殺的事,我一向不以為然。現在自己竟要去做,真有些下不了決心……建成、元吉畢竟是我的親兄弟啊!”
杜如晦說:“上將把他們當親兄弟,但是他們卻恨不得置上將於死地而後快!古人說得好:‘為國家的人不顧小節’,上將怎麼反而作起兒女之態了呢?上將再不動手,他們可就要下手了,願上將千萬別再遲疑。”
一旁一直默默無言的長孫無忌亦激動了起來,說:“玄齡、如晦這番臨別贈言,也正是屬下要講的話,上將,就請下定決心吧!”
李世民卻仍在遲疑:“此事關係重大,讓我再慎重考慮考慮。”
玄齡與如晦聽了,不禁長嘆了口氣。房玄齡無奈地道:“罷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