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4/4 頁)
民知道他要說什麼,難過得落下淚來,說:“朕是辦不到……”
這時,站在一旁的李治,忍不住嗚咽起來,李世民不解地望著他,詢問原因。李治哭訴說:
“昨天四哥警告兒臣說,從小到大,兒臣都與大哥最親近,如今大哥被廢,兒臣自己也應該小心了……剛才,又聽褚大夫這樣說,兒臣實在……實在害怕得很……”
“噢,泰兒真這麼跟你說嗎?”
“是的。”李治小心翼翼地說。
李世民痛楚地說:“為了當皇上,總有人會不擇手段啊!朕的三個兒子,佑兒、承乾、泰兒,還有一個弟弟元昌,竟然都做出這種事來!真叫朕痛苦萬分,心灰意冷……”說著,拔出佩劍就要向頸下抹去。
褚遂良眼疾手快,迅速奪過佩劍,遞給嚇得大驚失色的李治。
房玄齡勸道:“陛下千萬冷靜,不可不為社稷考慮。是否將立儲之事暫時擱置一段時間,待後再議?”
李世民搖了搖頭,沉重地說:“立儲之事不易久拖,恐其生變。”
無忌看了一眼李治,問李世民:“陛下打算……?”
李世民緩了緩,下定了決心似地:“朕打算立治兒為太子!”
驚愕的李治大張著嘴,剛說出“父皇”兩個字,就被無忌給打斷了。
無忌說:“臣等受命。晉王儒雅溫和,仁愛忠厚,天下人一定會真心擁護他的。陛下立他為太子,此乃最明智的決定。”
“那麼,魏王又怎麼處置?”房玄齡問。
李世民再三斟酌,決定先把魏王李泰軟禁起來。他沉痛地說:“朕如果立魏王當太子,就表示這個位置可以用謀略奪取到。而且他當了太子,承乾和治兒都會送命。晉王當太子的話,承乾和泰兒則會平安。從今以後,若是太子無道,親王鑽營,就同時罷黜兩人。這個方法要傳給子孫後代,作為準則來效法……”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32 回覆此發言
322 回覆 :【轉貼】唐劇原版小說(長)
第五十三章
貞觀十七年四月七日,李世民正式頒發詔書,封晉王李治為太子,並且大赦天下。四月十日,又命長孫無忌為太子太師,房玄齡為太子太傅,蕭瑀強為太子太保,李世績為東宮詹事,褚遂良為太子賓客。李治在眾人的簇擁下,在禁衛軍的護衛下,移入東宮。
貞觀十七年四月十四日,李世民免除了魏王李泰之職,降低爵位,改封為東萊郡王,後來又改封為順陽王。所有親信人等,全部被貶往嶺南。
貞觀十七年九月七日,李世民把承乾放逐到黔州。臨行前,麗兒前往右領軍總部去看望他。當她透過戒備森嚴的禁衛軍、走進房門時,看到的是衣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