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部分(第3/4 頁)
森、黑漆漆地炮口。
遼陽城中只有兩萬多八旗兵,其中只有五千騎兵,一萬五千鐵甲軍,剩下的兩萬多黑旗軍,也即是漢軍,還有五千多朝鮮軍,總兵力還是蠻客觀的,漢將李永芳是漢軍的統領。
嶽託還在大言不慚的蔑視明軍擺開的攻城陣勢,區區八萬孱弱的明軍,還大部分都是步軍,就敢攻擊有八旗鐵騎駐防的遼陽城,簡直不知道死字是怎麼寫的。
當即下令要與明軍城外決戰,要在正面交鋒中將明軍擊敗,並揚言要將袁崇煥斬於遼陽城下,不僅狂妄,而且是目中無人之極。
不知道,若是嶽託得知大清國的國都瀋陽已經被明軍攻克,皇太極付出了極其慘重地代價,用幾百條人命才開啟一條逃亡之路,隻身東逃,豪格盡萬人馬,最後只餘三千多,逃往鐵嶺,多爾袞被困南門,力竭被擒,同時被生擒的還有多鐸和德格類等數十名清軍將領,東門的圖爾格被朱梅和吳三桂前後夾擊,大量滿清臣工和家眷被俘,他老阿瑪代善赫然就在其中地訊息,他還能不能如此狂妄囂張的起來!
至此皇太極雖然還有大半江山在手,但差不多失去了人口最多,土地最富庶地遼東之地,還有大清國近半數以上的大臣和將領,若是想要東山再起的話,除非明軍止步不前了。
遼陽攻城戰,終於讓滿人見識了遼東步軍在攻堅上的戰鬥力,守城的黑旗軍雖然與明軍是一脈所成,但表現卻是天差地別了,遼東步軍不僅是大明裝備最好的步軍,而且還是訓練最苦的一支軍隊,三年來的刻苦訓練,幾乎天天都有士兵在訓練中傷亡,這樣一支軍隊早已不是當初那支孱弱的遼東軍,他們是職業軍人,他們的職責就是為了保衛大明朝,為大明開疆拓土,豐厚的撫卹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的為朝廷,為國家浴血拼殺,死亡再也沒有向以前那麼可怕了!
八旗騎兵厲害,但架不住袁崇煥火炮之威,為了北伐,袁崇煥可是已經準備了三年,從糧草物資到槍支彈藥,足夠支撐整個遼東軍打半年以上的戰爭,為了這一次戰役目標,他甚至不惜減少了邊防流動火炮的配給,遼東軍近一般的火炮都讓他給搬了出來,炮彈更是充裕。
清軍也有火炮,而且還不少,但比起明軍的財大氣粗來說,清軍的火炮無論從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顯得有些小家子氣了,相比而言,清軍火炮炮彈生產不足,威力不夠大,火炮射程不夠遠,製造火炮的材質不夠好,壽命短,容易炸膛,精度還不高,因此儘管居高臨下,但還是被明軍的火炮壓著打,炮擊開始沒多久,遼陽城就變得千瘡百孔,在猛烈的炮火下搖搖欲墜!
第二十五卷:盛世大明(終卷) 第五章:大清國亡(四)
陽攻城戰正式開打不到一個時辰,遼陽城內的守軍便烈的炮火,養性下屬的炮隊根本就不是遼東軍炮兵的對手,精心培養出來的炮手死傷慘重,十不存一。/
戰爭其實打的是國內是經濟,大明的經濟遠超大清,經過了三年的戰爭準備,雖然說不會富裕到炮彈隨便打的地步,但將一個遼陽城變成廢墟還是不那麼太難的。
炮火覆蓋下,清軍八旗騎兵都不敢出城應戰,城門也被轟塌了下來,幾乎成為一片廢墟,到處都是磚石瓦礫,騎兵已經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步軍才是戰場上的主宰。
嶽託想逃,但是他根本沒有機會可逃,八萬大軍將整個遼陽城圍成個鐵桶似的,城內守軍節節戰敗,尤其是漢軍軍心動搖,不少漢軍主動放下武器,戰場起義,引領明軍進城,搶佔一些戰略要點,遼陽城城破在即!
十六日清晨,伴隨這清晨的初升的太樣,瀋陽城內零星的抵抗終於結束,滿桂付出一萬多人的傷亡,終於將大清國的國都瀋陽城牢牢的控制在手中,並立刻給在廣寧的朱影龍去了一份奏捷喜報!
滿人王公貴族還有大臣因為反抗者被殺者眾多,帶著對滿人刻骨仇恨的漢人,只要稍有一個反抗的滿人,就會被無情的砍掉腦袋,若不是明軍軍紀嚴明,怕瀋陽城內的滿人會被屠戮一空也說不定!
范文程在逃亡中墜馬,被亂馬踐踏,一條腿骨折。
臉在亂軍中不知道是被人還是被馬踩成了一個豬頭,將他救起的明軍士兵對照清廷官員的畫像差點沒能認出來。
老代善像一條死狗似地被明軍士兵架起,捆了下去,逃出盛京的滿人貴族和大臣只有寥寥數十人,鄭親王濟爾哈朗負隅頑抗,滿桂親自出馬將其打落下馬,捆了起來,正因為濟爾哈朗遭擒,盛京城內的八旗兵沒有一個統一指揮。而在明軍內線的指引下,分割包圍,逐一肅清。不識時務者皆被斬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