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2/4 頁)
帶兵收復湖廣,現在朱元去掉了湖廣總督的職 銜,還讓他配合另外一個毛頭小子,收復湖廣的功勞都讓他這個小白臉搶了過去,他能這樣對自己已經很不錯了。
軍中派系林立,像這次南征湖廣,簡直就是雜牌軍加烏合之眾,假以時日,這一支軍隊在戰火中成長起來,只聽某一個人的號令,只替某一個人做事,那麼就是一個新的派系出現了,鄭南生明顯就是朱元的川軍留在湖廣的一顆棋子,至於這樣的棋子還有多少,只有朱元本人才知道,如果他一心一意的效忠朝廷,這絕對沒什麼!
從這個鄭南生身上足以看出他對朝廷不滿,但朱元現在還是忠於朝廷的,問題很容易看出來,朝廷沒有派朱元這個正牌的湖廣總督收復湖廣,不僅免去了他的湖廣總督,還派了另外一個人重組軍隊收復湖廣,這說明什麼?說明朝廷不想讓朱元的權力過大,要削權,無形 間,就引起了像鄭南生這樣朱元手下嫡系將領的猜忌,認為朝廷可能要削他們主帥的權了。
事實正是如此,當初朱元宣佈對北京的崇禎皇帝效忠的時候就引起下面幾個嫡系的將領的不理解,而且朱元是蜀王一手舉薦出來的,蜀王固然沒有野心,但蜀王手下的人可有不少動了心思的,尤其是魏忠賢在南京另立朝廷之後,甚至有將領鼓動蜀王擁兵自立,擁有天府之 國,北上可取關中,南下取雲貴,向東取兩湖,又有崇山峻嶺天然屏 障,不過被蜀王和朱元聯合壓了下來,還秘密處決了幾個人,這些遠在北京的朱影龍卻絲毫不知。
最使得蜀中將領滋生不滿的是,北京朝廷以李應期、盧象升在陝西對剿撫流賊,這樣一來,總督四川、湖廣、陝西三路的朱元在陝西的權力無形中就被架空了,湖廣是朱元對南京魏忠賢的一種退讓,當時王在晉還沒有入川,他有不知道那個朝廷才是正統,不敢貿然宣佈對哪一個朝廷效忠,故而對魏忠賢抓住湖廣才去了睜隻眼閉一隻眼,那個時候一旦衝突起來,要麼擁護蜀王自立,另外一條路就只有支援北京朝廷了。其實蜀王在蜀中的威望甚高,蜀中文武官員說到效忠,第一的是蜀王,第二才是朝廷。
大軍作戰,首重軍紀,沒有嚴格的軍紀,即便是勝利也只是一時 的,第一批五百人由曹虎率領登船,登船之後,井然有序,沒有一個隨意說話和交談的,鄭南生看到之後,臉色微變,隨即又恢復了一臉的冷漠,漆黑的臉龐上看不出多大的變化。
左良玉和鄭南生是第二批登船,五千大軍一天之內全部登上南岸,鄭南生在前面引路,左良玉的五千大軍在宜都城外紮下營盤,鄭南生早已命人準備好糧草,為謹慎小心,在大軍疲累的情況下,左良玉還是命曹虎派出了十幾撥偵察的斥候,從前這裡是國土,但現在不一樣了,謹慎小心並無過錯。
說老實話,左良玉並不信任這個宜都參將鄭南生,但是對於鄭南生提出與他一起行動,並且只帶五十名親兵的時候,他思考了一下還是一口答應了下來,主要是因為是鄭南生熟悉這裡的情況,不知道的可以隨時問他,這一路上還要拉著他的虎皮唱大戲,有他本人在就更加天衣無縫了。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cmfu。,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第十三卷:湖廣之爭之第十二章:智取嶽州(一)
州古稱巴陵,又名岳陽,嶽州城池堅固。易守難攻。南 咽喉。 /古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左良玉一路上打著宜都參將鄭南生的旗號,反正鄭南生本人也在他的軍中,不虞會露出什麼破綻,雖然說五千大軍過境這麼大的動靜不會不引起途中各路官員的注意,但左良玉的軍隊只是過境,對這些官員的轄地是秋毫不犯,規規矩矩的,也就漸漸放下戒心,放任這支大軍大搖大擺的進入了嶽州府地界。
“知了,知了……”
窗外的夏蟬叫的令人心煩,嶽州知府楊維垣一個令下,把府裡的家丁都去趕蟬了。
好不容易在兩個丫頭的扇下獲得一絲絲清涼,窗外的蟬也被家丁們趕的差不多都飛走了,整個世界都覺得清靜了,正準備迷迷糊糊的睡過去,突然間,房間的們被敲的震天響起來。
楊維垣十分不悅的坐起來,朝門外喝道:“什麼事,就不知道讓你家老爺睡個午覺嗎?”
敲門的是楊維垣的管家楊祿,聽的老爺問話,忙透過門窗大聲道:“老爺,小的有急事稟告。”
“什麼急事,難道不能等本老爺睡完午覺再說嗎?”楊維垣剛要睡著,就被吵醒,自然是有些火氣。
“老爺,真的是有急事,您還是讓小的進來給您稟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