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部分(第2/4 頁)
尖銳地分歧。
傳國玉璽到了林丹汗手中,他是如獲至寶,得到三百年前元廷的傳國玉璽就等於長勝天選他做全蒙古人地大汗,因此林丹汗的野心不可抑制的膨脹起來,加上明廷刻意的需要他在抗金上出大力,給予了打量戰爭物資的支援,修養兩年後,又吞併了不少弱小的部族,壯大自身實 力,拉扯起十萬鐵騎來。
面對林丹汗咄咄逼人的態勢,漠南蒙古各部落要麼東進依附後金,獲得皇太極的庇護,靠近大明邊境的蒙古部落則託庇與大明邊軍,朱影龍更是下令邊城九鎮總兵對實力弱小的蒙古部落多為照顧,甚至可以讓他們在強敵襲來之時舉部暫必邊城之中。
大明邊軍裁撤老弱,精練軍馬,實力也就越來越強,自朱影龍登基以來,大明與蒙古邊境雖然時有衝突發生,但蒙古大兵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樣放肆的橫衝直闖,絲毫不把大明邊防官軍放在眼裡的事情了。
“皇上,崇禎元年林丹汗以為後金的壓力而大舉西遷,與右翼土默特、哈喇慎大戰與歸化城,此戰後金皇太極雖然參戰,但其下諸多歸附的漠南蒙古部落都直接或者間接的參與了那次大戰,這一戰林丹先勝而後敗,雙方都損失慘重,得益最大的卻是皇太極,他雖然也暗中參與了大戰,但損失都是由土默特和哈喇慎承擔了,而此戰卻進一步將漠南蒙古諸部落綁在了皇太極的戰車上,以至於後來皇太極親率後金大軍會盟蒙古各部與林丹汗在趙城大戰而佔盡了優勢,迫使林丹汗放棄歸化城等地,進而由示好土默特部,土默特部卜石兔紀農身死後,哈喇慎部白彥臺吉趁勢奪取了土默特各殘部的領導權,土默特多數殘餘部落轉駐青 海,投靠卜石兔之子鄂爾多斯蒙古首領額璘臣。
白彥臺吉移駐歸化城後,雖與大明互市通商,但是卻與皇太極暗中書信來往密切,也曾不斷有聯姻的謠言傳出,但由於哈喇慎不的蘇布地得朝廷暗助,其傾向於我大明,不過微臣聽說,後金皇太極已經派出使者秘密出訪歸赤峰新城,秘密的與蘇布地的弟弟萬丹偉接觸,試圖透過萬丹偉影響蘇布地,進而靠向後金,以達到收服漠南蒙古右翼的企 圖。”劉宗周大概的分析一下漠南蒙古存在的各大勢力的關係以及後金的圖謀。
大明與蒙古可謂是宿敵,兩百多年來邊關戰火不斷,有明一朝,蒙古幾乎年年犯邊,打了不知道多少仗,若不是蒙古自行分裂成三大部,各部又諸多矛盾,這才讓大明可以採取分化拉攏的政策,才使得強敵難以威脅到中原內腹之地。
劉宗周見朱影龍聽了他的分析後,依舊沉吟不語,又接著道:“皇上,自土默特卜石兔濟農死後,土默特幾乎土崩瓦解,朝廷也再也沒有冊封過順義王,老臣的意思,是不是考慮冊封白彥為順義王……”
“卜石兔之子額璘臣尚在青海,若是朝廷冊封白彥為順義王的話豈不是名不正言不順,這樣的事情朕要是做出來,豈不讓天下人笑話!”朱影龍斷然拒絕道。
第二十二卷:金蒙之戰之第二章:三方備戰(三)
但是皇上若是冊封額璘臣為順義王的話,微臣擔心會 明心懷怨結,進而加速其投降後金皇太極的懷抱!”劉宗周擔心的道。
“愛卿的擔心不錯。”朱影龍也覺得事情變得有些棘手,話鋒一轉道,“這些蒙古人都是喂不飽的白眼狼,特別是這個白彥,當年就因為拒絕歸還滿五素帶領的其住察哈爾萬戶期間所組建的軍隊和部眾而引起察哈爾諸蒙古部落首領的不滿,後又因與我大明互市利益不均又有爭 執,根本就是利益心在作樂。”
“可如今順義王金印和銀冊浩封等都已經落入白彥之手,想從他手裡拿出來怕是不可能的。”劉宗周道。
“這到是一個麻煩。”朱影龍眉頭輕蹙。
“皇上,我中華對外夷向來都是恩威並施,現在朝廷對蒙古各部管友好和敵視都施足了恩惠,但這些人還人心不足,朝廷是時候該立威 了。”劉宗周擲地有聲道。
一聽之下,朱影龍頓時眼前一亮,如同撥開烏雲見明月,喜道: “劉愛卿提醒的對,朕居然忘了這麼至關重要的一條。”
君臣二人相視一笑,顯然這個立威的物件兩人不約而同的猜到了。
朱影龍忽然想到已經訓練盡三年的關寧鐵騎是不是該真正的活動活動一下筋骨了,只有經歷過血與火的生死考驗才會變成真正的鐵血雄 獅。
不過怎樣示威需要一個周密的行動計劃才行,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效果也需要一個準確的評估,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劉愛卿,你暫且下去,這件事朕需要仔細考慮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