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部分(第2/4 頁)
孫慎行最為苦惱,要打仗,沒錢是不行地,但錢從何來,還不是他這個管錢的尚書大臣從國庫裡面出。
“其實仗一時半會兒也打不起來,但是朝廷必須要做好準備,如果要打,就要打出我大明的實力和威風來!”朱影龍沉聲道,既然決定要立威,自然來不得半點馬虎。
“皇上,如果我們要對白彥動手的話,那麼理由呢?”徐光啟不無擔心道。
“這一點徐老愛卿不必擔心!”朱影龍哈哈一笑解惑道,“如今順義王地金印以及發放互市通關的印信都在白彥手中,但是白彥並非順義王繼承人,只要朕下道旨意讓他交出順義王的印信和發放互市通關地印鑑,如果他不答應,朕就有動手地理由,而且朕還會冊封卜石兔之子額璘臣為新地順義王!”
“如此一來,朝廷不是在挑唆鄂爾多斯蒙古與哈喇慎部的爭鬥 嗎?”徐光啟驚訝道。
“當然不是,土默特部在上次大戰之後已經煙消雲散了,右翼蒙古三個萬戶中就剩下鄂爾多斯和哈喇慎(永謝布萬戶餘部)了,而白彥與蘇布地分屬兩位哈喇慎東西兩部首領,蘇布地嚮明,白彥向後金,朝廷與蒙古互市多是透過冊封右翼三萬戶地濟農為順義王來完成,現在順義王的印信和互市通關的印鑑落入白彥之手,那麼後金很有可能會利用互市購買到他們國內卻少的精鐵等戰略物資,所以說互市通關的印鑑掌握在誰的手裡,誰就能得到巨大的利益以及迅速強大起來,林丹汗控制下的左翼蒙古離我大明邊境太遠,就算有互市,也只能透過中轉,所獲得的利益當然非常細小,若不是朝廷對其的直接援助,林丹汗還能不能撐下去還說不定呢,不管是為了利益,還是權勢,鄂爾多斯和白彥控制下的哈喇慎西部和部分土默特殘部都不會和平相處的。”孫承宗解釋道。
“也就是說林丹汗要動手的話,必定也是選擇這個白彥臺吉。”熊廷弼驚歎一聲道,顯然已經全然明白為何皇帝要選這個白彥開刀了。
第二十二卷:金蒙之戰之第三章:皇帝萬壽(二)
不錯,只不過朕的條件是:歸化城由順義王額璘臣和 管,而大明則負責歸化城的安全,也就是說駐軍,而且歸化城從此之後不允許有其他任何軍隊。”朱影龍眼神平視北方,閃過一道歷芒。
“那蘇布地呢?”孫慎行問道。
“這個孫大人自然不需要擔心,只要到時候拉上他,許下些利益給他,自然就不會有問題的。”孫承宗一笑道,蘇布地能有今天,靠的是大明被背後撐著他,不然他也不會心向大明瞭。
“林丹汗會同意嗎?還有那個額璘臣?”徐光啟擔心的問道。
“老臣料想這二人一定不會同意,額璘臣是卜石兔之子,第五代順義王的直接繼承人,歸化城是土默特的駐部所在,身為土默特濟農之子又怎肯把祖宗的基業拱手送人呢?林丹汗也不會答應了,歸化城是他西遷必經之地,一旦西遷不成,前有後金步步進逼,後面退路又被別人掌握,林丹汗如何能同意?”孫慎行分析道。
“其實皇上若想控制歸化城,並不一定要駐軍!”孫慎行微微一 笑,似乎想到了什麼,胸有成竹道。
“孫老愛卿請講!”朱影龍喜悅道,正是沒有想到一個好的辦法將歸化城控制在大明手中,這才不得已想出一個駐軍最直接的辦法來。
“皇上可在歸化城設一互市通商的總辦處,辦理大明與蒙古一切關於互市以及通商的事宜,這樣一來歸化城必定會成為關外漢蒙雜居最繁忙之地,皇上再暗中鼓勵商人前往歸化城與蒙古人做生意,並暗中大量移民,到時候等歸化城中漢人多過蒙古人的時候。歸化城也就是我大明的一座城池了。”孫慎行道。
朱影龍心道,這雖然不是最直接的辦法,而且行效很慢,不過到也契合蒙古併入大明之後移民遷徙民族大融合的政策,現在不過提前施行了,而且這樣做也不容易引起額璘臣和林丹汗地強烈反對,見效慢,但卻是行之有效的。
“可這個總辦處該封個什麼官職好呢?”朱影龍出口相詢道。
“不如就叫總領事吧,皇上您看如何?”孫慎行脫口而出道。
“不錯,不錯。孫大人的提議非常妥帖!”徐光啟也點頭表示贊 同。
不過這到聽的朱影龍自己一呆,是不是再搞一個‘租界’什麼的,連總領事都出來了,沒有租界怎麼行呢?
結果朱影龍的這個看似沒有經過大腦思考的建議得到惡四位重臣的一致贊同。
看來西方列強的歷史怕不會出現了,東方一強的歷史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