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第2/4 頁)
吩咐徐應元去南書房將今天的奏摺都取了過來,讓徐如瑩等四女輪流念給他聽,他口述,四女用硃批,給他看過之後,謄寫留下副本之後,明早發還。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奏請,若豐城候七年來縱子行兇、欺壓良善、貪汙軍餉、謊報空額、目無軍紀、欺君枉上……二十條罪狀,經三法司量刑,認為其罪不可恕,當處以凌遲之刑,三族之內十六歲以下男丁悉斬首,財產抄沒充公……,奏請皇上聖裁!”徐如瑩第一個為朱影龍閱讀奏摺,一上來就是三法司聯合上的奏請殺人的摺子,看得她心裡有些不舒服,還要株連,心中有些不忍,讀的時候幾次停下來皺眉,不過這李永祚父子犯下罪可真是讓她恨的咬牙切齒,但涉及婦孺和無辜之人,一殺可就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後宮不能幹政,她唸完之後,也只能靜靜的等候朱影龍的批覆,但心裡還有一絲緊張,生怕朱影龍會準了這個摺子,她對做皇帝本來就沒有什麼概念,但現在她總算有點明悟,為什麼那麼多人想做皇帝。因為皇帝只要一句話,就可以讓許多人人頭落地,又一句話能讓許多人死裡逃生,或者成為富貴王侯,這麼大的權力誰能不向往?
朱影龍雖然躺在軟榻之上,看不清徐如瑩念這道奏摺時臉上表情的變化,但幾次中斷,他還是聽出了徐如瑩那顆善良的心,當下閉上眼睛緩緩道:“李永祚父子斬立決,財產充公。其他人視罪行而定,該殺地殺,該坐牢的坐牢,無辜的婦孺等人每人發二十兩銀子讓其自謀生路,就這樣吧。”
“薊遼總督袁崇煥袁大人的摺子,說他已經按照皇上的指示,第一批撤出造船技工約五千人,各種書籍資料圖冊兩千箱,現已經安置在覺華島上,有不少朝鮮貴族王公大臣想求他把他們的家眷撤出漢城。袁大人請示,是否同意,這樣一來費用和時間上就非常吃緊,軍情上顯示。皇太極已經快要到達開城前線!”徐如瑩鬆了一口氣,朱影龍讓她先自己看一遍,大體將內容概括一下告訴他,這樣效率會快一點。奏摺那麼多,正要一字一句的念下去,到明天早上天亮之前也未必能唸完。
“回。能撤儘量撤。讓祖大壽做好朝鮮國王的思想工作。確定要守的信念,只要他堅持留下守城。他的妃子和子女都可以撤到遼東,朕保證他們地安全,這道摺子連夜發回去!”朱影龍想了想,時間緊,不能拖,要是能讓朝鮮君臣輕裝上陣,說不定漢城保衛戰會給他打出一個大大的驚喜也說不定。
“湖廣總督雄霸雄大人的奏摺,他說湖北和湖南除湘西境內吳黑苗還在負隅頑抗之外,局勢已漸趨穩定,需要大量官員,懇求朝廷任命各地官員,武將不善治理地方,怕鬧出麻煩來。”
“這是個問題,不過朝廷現在也缺人,回覆他,說朕可以支援一部分,剩下的讓他自己想辦法,總之要在一個月內把架子給搭好,儘快熟悉管理地方事務,讓大軍儘快抽身出來!”朱影龍早就在考慮這個問題了,國子監不斷在吸納各地有才名人才的同時,其實也是在為朱影龍南下掃平江南四省儲備接受人才,收江南,就是為了要給江南的官場來一個大大的換血,賦稅重地,是在是太重要了。
除
姐妹,她們對國家大事根本就是漠不關心,因此聽了 沒有,但徐如瑩和周寧兩女就聽出話中有話了,湖廣十數萬大軍,騰出來可不是為了往回撤,朝廷在近期內一定有大的戰事發生,只不過她們並不知道朱影龍已經決定御駕親征,這件事他對後宮任何一個人都沒有透露訊息,朝中也只有幾個心腹文臣武將知道,並且從年前就開始籌備所有軍需糧餉,所需火炮已經悄然走海上運去了上百門,炮彈更是無數,由於海上貿易還在準備階段,第一艘中華寶艦先客串當了幾會海上運輸大隊長了,先積累一下駕駛大船艦的經驗,免得到時候在海上遇到情況手忙腳亂。
時間一份一秒過去,中間田淑蘭給朱影龍餵過幾次水,也給徐如瑩的茶杯中添過幾次熱茶,周寧則負責抄錄奏摺,這要在平時是秘書處乾地活,田淑英則負責磨墨,寫硃批,王承恩代替徐應元則不停王外將一些比較急的奏摺送出去,讓新成立的郵政司連夜快馬發出去。
明發奏摺差不多就這麼批閱結束了,但密摺出於嚴格保密,只能由皇帝親自開啟,但朱影龍現在沒有能力開啟,只能由徐如瑩代勞,不過她不能看密摺上的內容,只能將其展開送到朱影龍地眼前,讓他自己 看,幸好不是什麼大事,可以緩幾天批覆,於是命其收好,同時將密匣連夜送回。
就這麼折騰到了大半夜,這才將一天落下的事情處理的七七八八,朱影龍也累的不行,這時候沈芊芊她們來接替徐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