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2/4 頁)
先頭部隊盾牌陣嚴密佈防在第二道戰壕邊,用齊肩高的盾牌護住身後的衝車陣。
守城方的李傕眼看敵人的先頭部隊居然這樣的辦法,躲避威猛霸道的拋石機的攻擊,頓時驚呆了。作為床弩的創造者,李傕當然也知道敵人先頭部隊所處的位置,正是床弩殺傷力最強的區域。
他一邊吩咐拋石機調整攻擊的距離,一邊命令床弩迅速的攻擊敵人。可是,對於拋石機和床弩的操作,西涼將士的確不熟練,等床弩對著城牆下的敵人,接連發射三波攻擊後,拋石機還沒有挪正位置。如此情形,讓李傕惱恨的鼻子都氣歪了。
城牆下,第二道戰壕邊。由於身處床弩殺傷力最大的區域,公孫瓚太史慈等五名先天之境的超級武將依然遊刃有餘揮動武器磕飛密集的箭矢,可是他們身後的盾牌陣卻沒有如此的實力。
激射而來的鵰翎箭射穿厚實的盾牌,其強勁的力道令盾牌兵身形趔趄,一不小心,就被呼嘯而來的鵰翎箭射穿露在盾牌外的身體。
等床弩的第二輪攻擊結束,五隻幽州軍隊伍共計有三百名盾牌兵失去行動的能力。這些傷兵在同伴的保護下,有序的撤退。
主攻城門的公孫瓚,把隊伍帶到距離城門的400米處後,他一人面對呼嘯而來的密集箭矢,同時命令身後的盾牌陣穩固的後退。等密集的三波箭矢消失後,公孫瓚這一隻軍隊並沒有人員受傷。
等數百將士把巨型圓木推進距離城門500米的距離。數百將士連同盾牌將士集體撤退了。真是進退自如,迅疾如風啊。
推巨型圓木去撞擊長安城厚重的城門,公孫瓚內心確實有這個迫切的想法。但是目前時機不成熟。能把圓木推到這個位置,也就達到了事前的計劃,如此一是可以阻擋敵人有可能的衝出城門,二是起到震懾的效果,打擊敵人計程車氣。
的確,站立城門上的李傕等人看到巨型原木擋在城門和護城河吊橋上之間的官道上,很憤怒。如此囂張的挑逗,直把李傕氣的一佛出世二佛昇天啊。
公孫瓚率領的部隊撤出原先的陣地後,也沒有閒著,公孫瓚眼見守城的敵人調整拋石機的位置,敵人的床弩也只是針對距離城牆根400米的四隻進攻隊伍。這一切都在預料之中。
按照事前的進攻部署,公孫瓚指揮軍隊由“1”字陣型轉變為“一”字形,開始靠近第一道戰壕。而後,這些將士便將戰壕附近散落的石塊扔進戰壕裡,將十厘米長的竹刺砸毀,掩埋!
而此時,守城的西涼將士已經調整好拋石機的位置,同時,第三次床弩攻擊也準備就緒。不過,令西涼將士失望的是,進攻的幽州軍已經用衝車摧毀四米多長拒馬陣,綿延數十里的拒馬陣被進攻方衝出赫然的四個缺口。每道缺口足夠二十名士兵齊頭並進的。
此時,負責拋石機和床弩的將官已經看不到高聳城牆下敵人的身形,他們的視線被城牆的箭垛阻礙了,如此的距離,拋石機已經失去作用,而床弩要挪動位置,或者墊高位置,才能對敵人進行有效的射擊。
此時,太史慈等將領已經率領盾牌陣和衝車陣進入距離城牆跟的200米區域範圍,這個範圍也是先天之境超級武將實力陡然下降的區域。在這個區域,負責推衝車的幽州軍已經將衝車丟到一邊,他們拿起一石鐵胎弓跟在盾牌陣的後面,在距離城牆根一百餘米處,便和守城的西涼兵對射。
而太史慈、趙雲、關羽、張飛則是單人站立隊伍的後面,隔著二百米的距離,拿著二石鐵胎弓張弓搭箭射殺城牆上的敵兵。
如果單比箭藝的話,太史慈是當之無愧的冠軍,趙雲亞軍,而關羽和張飛只能並列季軍。儘管如此,隔著二百多米的距離,關羽和張飛使用二石鐵胎弓也能夠箭無虛發,支支射中城牆上的敵兵。
太史慈和趙雲弓馬嫻熟,更不在話下了。二百多米的距離,即便守城一方的中級武將居高臨下射出的箭矢,也絲毫沒有殺傷力。太史慈趙雲四人只是閃避就能躲過,只是發出攻擊的西涼中級武將,還沒有來得及將身體藏好,就被他們四人一箭射死。
等西涼將士傷亡近千時,站在城門樓指揮作戰的李傕也猛然醒悟過來:敵人沒有使用攻城的雲梯和雲車,自己一方為什麼和敵人對射呢?這不是拿自己的短處、弱點和敵人的長處、強項對抗嗎?這不是愚笨嗎?
第一百一十四章 僵持戰互有傷亡
針對瞬息變化的形勢,李傕命令麾下將士停止進攻,隱藏在箭垛的後面。如此一來,城牆下的幽州兵也失去攻擊的物件。雙方互射的箭矢頓時消失了,先前熱鬧異常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