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3/4 頁)
轉晴,眉開眼笑的回應道:“我等一定把將軍的要求如實轉達給太尉,請將軍靜候佳音!”
之後,賓主雙方隨意談論一些話題,最後,幽州的使者歡天喜地的告別太史慈,歸心似箭的他們恨不得立刻回到幽州啊,他們不想念太尉劉虞,還不思念自己的親人?
太史慈應付自如將幽州的使者打發走,但是他覺得自己無法給太尉劉虞滿意的答覆:叫劫糧的人去查劫糧的真相,就是神也無法做到啊,如果有神的話……
第一百八十二章 平原郡冷待太史
足智多謀的波才不再身邊,太史慈只能和見多識廣的燕雲侍衛禹八交流如何應付太尉劉虞的指令。面對這個幾乎無解的難題,禹八也是抓耳撓腮:要說是一般的盜匪幹的,表面看起來似乎能講得通,可是毫無事實根據,平原郡附近哪有勢力那麼強橫的盜匪,能在一夜之間誅殺四千名官軍?;如果說是駐紮渤海郡曹軍劫得糧,太史慈敢把這個帽子扣在曹軍頭上嗎?;當初新興的橫行一時的響馬賊已經被太史慈一方徹底剷除,如今太史慈想栽贓嫁禍都找不到下家……如果找不到恰當的說法,難道是鬼劫得糧,妖魔屠殺了四千將士?
禹八向太史慈說出幾種情形後,最後長嘆一聲對太史慈說道:“哎,為今之計只能拖,一拖再拖……。”
禹八雖然是老江湖,見多識廣,殺人如麻,但是心智還到不了太史慈和波才那般的高度,至少他沒能看出來太尉劉虞表面是讓太史慈徹查劫糧的事件,實則上是藉機接觸太史慈而已……對劉虞的小算盤心知肚明的太史慈,也沒有對禹八說出這個深層次的緣由。不過,禹八的言語還是啟發找到解決難題的方法:就是偷樑換柱。瞞天過海。
所謂的偷樑換柱瞞天過海就是:找一些目擊證人,讓這些目擊證人說出糧草隊被搶劫時的情形,當時只是一小撮盜匪幹的,這些盜匪使用短柄武器,施展詭異的陣法,在短時間內盡數屠戮四千將士……根據這些目擊證人的口述,結合太史慈本人英明神武的判斷:劫糧乃是消失多年的燕雲十八騎!
禹八聽說太史慈的對策,頓時目光一亮,對太史慈翹起大拇指,連聲說:“高,高,將軍實在是高……呵呵,硬是把尿屎盆扣在我們燕雲十八騎的頭上啊!”
“嘿嘿,八哥,我們都是一夥的,誰頂不是頂呢?”太史慈悶笑對禹八說道,“也只有你們燕雲十八騎頂上,才符合事實啊。才能讓劉虞老狗深信不疑,如此本將才能順利交差,如此本將才能從劉虞老狗哪裡套取更多的好處……八哥,本將為什麼要向劉虞老狗索要美女?還不是為你們燕雲十八騎考慮啊……。”
“嗯嗯,將軍,俺懂……”禹八頭點的象雞啄食一般,“為了增強將軍結論的可信度,未來我們燕雲十八騎還要在幽州地界高出一些事端來……。”
“哦,如此更好啊……這個計謀,本將還真沒有想到啊……”太史慈也對禹八翹起大拇指。調侃玩笑之間,太史慈便和禹八敲定應對太尉劉虞的策略,至於目擊證人太好找了,隨便從馬幫成員挑選幾個,不就行了?
太史慈暗想:劉虞老狗你想把本將當武器用,老子還想把你當財主坑呢?
晚上吃飯時,看守營地的曲軍侯向太史慈稟報平原郡城的當前情況:平原郡城好像才被敵軍血洗過一般,才遭遇慘烈的屠城一般,從豪門到小戶,沒有一家張燈結綵,沒有一家放鞭炮……這些人默契的結合在一起,全體仇視太史慈,用最極端的方式!
太史慈聽到這個情況,只是輕蔑的笑了笑,他眺望郡城的方向,邪惡地說道:“奶奶的丫子,本將馬上成為郡城所有人的祖宗了,他們在內心裡供奉著本將這個祖宗的牌位……哈哈哈!”
太史慈說著,便被自己的話逗樂了。那邊的禹八咬牙切齒地說道:“媽的,要不是考慮到人口和補給的問題,我方早就屠戮郡城了,還留著他們螞蟻般的憤恨?這些垃圾不懂的感恩戴德,反而以德報怨,真是茅廁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啊……尤其是豪門大戶,如果他們平時注意點道德,悲天憫人,這個時代能走到這個糟糕的地步嗎?他們早該死了……。”
曲軍侯看著一臉匪氣的禹八,看著神情猖狂的太史慈,頓時被駭住了。面對二位上司,他自覺在某一方面,他上升的空間太廣闊了……這一方面就是殘忍冷酷無情!
翌日,太史慈從太尉劉虞贈送的禮品中拿出二百多件貂皮翻毛皮衣給眼前的將士。而後,太史慈帶領百十名將士直奔平原郡城而去。由於郡城軍民從上到小都和太史慈對立,官道上趕早集的民眾看到太史慈,都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