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2/4 頁)
由於有大量酒糟餵豬,我準備在這裡建個大養豬場,爭取年產肉豬一萬頭。這件事在建酒廠時同時進行,我將在榮昌進種豬和子豬,架子豬,豬糞用來澆樹和肥田。”
萬大人:“劉大人,你的肉豬一出欄,南充豬的價就要跌,百姓就受實惠了。”
吳大人:“劉大人有龐大的產業,並不缺錢,他的舉措多半都是為百姓的。”
劉芳:“馬上要備耕,關冬水田了,今天土地定了,我各片抽點人來把這裡的地整出來,各處的房子也建好了,多數喂上了豬,我要抽十個建房隊伍,集中興建這裡的房子。”
說幹就幹,十幾個建房隊蒐羅了附近幾十裡的廢舊院落、豬圈。在山腳,建起了一個可容千五百人的村子,在東邊地邊上建起了可養萬頭豬的養豬場,劉芳為此付出了一千兩銀子的代價。
他帶上木工邦的幾個匠師,專門回青木關一趟參觀酒坊的房屋和制酒工具,匠師們十分認真記了尺寸,畫了草圖,由於南充的坊址大一倍,因此,建了十個坊間,製作了十套裝置,並在長工中新招了一百徒弟在青木關培訓。
同時各縣抽一百人,集中墾植了這五萬畝,修復了水渠,因為中間有條小河,劉芳特別下令在小河上修了個很厚的石壩,中間安上閘門,提高水位,以便將河水引入田土之中,實現自流灌溉。
最後暫時留了一百人種菜,一百人隨她走水路,在瀘州,進入一條小河到達榮昌,買了各種型別的豬五百頭,其中種公豬十頭,母豬一百頭,子豬一百頭,架子豬三百頭,先寄養在重慶隨著蔬菜的逐漸長出,三個月內全部回到南充。同時又抽的一千老長工也到了尖頂山下的村落之中,其中飼養豬的五十名媳婦、姑娘則在養豬場飼養豬,東方則包了順慶幾個大縣的米麥坊的麥麩、米糠作為豬飼料。
劉芳讓在京師的正瑜從糧食邦中打聽到高粱品種中最好的是東北,南邊最好的是湖北荊州。於是專門讓嶽雷派人買了五萬斤高粱用無極艦運回來,並讓在沙市蠆船上的管事也買了五萬斤高粱種回南充。劉芳打聽到蘇揚二州一帶所產果酒最著名。於是讓正璽與該酒坊聯絡從縉雲春酒坊派出四人付以重金進行學習。
臘月間,從合州等地調來的雙季稻種子。很快運抵各片,在老移民的帶領下,紛紛準備育秧,初五剛過各片紛紛犁耙第二遍,並施淡肥,一月底,普遍進入插秧,到二月底全部栽插完畢,半個月後全部返青。長勢喜人,又追第二次肥,促進秧子迅速生長。
調往成都五百年輕人回來三百,另加兩百熟練的匠人,在建成的作坊中正安裝調式各種紡織機,操絲的裝置簡單,從新收的春蠶開始試繅。
高粱地整地時便平整了地,春節前便放掉冬水,犁了頭遍。年初五剛過便犁第二遍和育高粱秧,以及起壠,二月中旬,高粱苗已長半尺高了。便開始栽高粱,五萬畝中,東北高粱與荊州高粱各佔一半。四月下旬早高粱便開始含苞抽穗,越來越顯出東北高粱比荊州高粱好。同時又開始育遲高粱苗。
果樹也長勢喜人,由於栽樹時間充足。坑挖的大而深,在秋末便栽好,又追施了肥,因此開春後多數都開了花,掛了果,首批桃李下來送到吳大人和萬大人手中,請兩位大人嘗新,感覺很好,水果開始投入市場。官紳百姓皆覺滿意。劉芳特別規定,果園的果樹來自順慶各縣,因為要優先供應順慶各縣的水果小販。
時近十月,一切皆進入正軌,劉芳又把正仕、芙蓉調到南充來,讓他帶著東方準備棲樂山避暑小樓的修建,他們兩個修過秦淮河的避暑小樓,有經驗了,他們帶著四個侍衛,住在山下修好的大屋中,仔細勘察了棲樂山的第二臺第三臺,共有四萬畝,參照江寧的兩層中式小樓樣式,在林中布了五千二百二十棟的點,並勾畫了詳細的分佈圖,包括道路和五十個購物的商店,經劉芳審查修改後,便開始找木工邦招標承建,八縣木工邦中標,仍以每棟十八兩包工包料分包下去,要求明年三月底完工。
考慮到順慶府各縣的購買力,芙蓉在江陵避暑小樓基礎上對房子進行修改,每棟只上下共六間,售價每棟二百兩。在二月底開始在順慶府各縣預銷售,並在南充西門有四輪馬車接送看房,除了保留的二十棟得快銷售一空,只賣出一百零二萬四千兩,淨賺九十萬兩,與開發川中的直接支出持平,順慶的府縣主官皆得到一棟。四月份便有人陸續搬進避暑了,五十個購物商店的生意也逐漸興隆,招聘的管理人員也很得力,腦袋聰明的東方,又盯上了風光秀麗的、嘉陵江環繞而過的青居山,準備打造成集休閒、遊覽、避暑為一體的勝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