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2/4 頁)
種包穀或紅苕,作為飼料,養豬場也設在這裡,牛欄也設在這裡,肥積在一處,山裡山外所栽果樹的肥料便夠了,留下一百人種菜、養豬,種糧食,管牛群都夠了,當務之急是先把土開出來,把菜種起,住房修起,豬圈修起,牛圈修起,明天把王幫主找來,突擊這裡的事,爭取一個月內整完。”
第二天王幫主來到蟠龍山下的管家花園,劉芳告訴他:“王幫主,我準備開發蟠龍山內這片壩子,要建住房,豬圈,牛圈。麻煩你再組織匠人來完成這些工作,我要求的時間比較緊,能否一個月內完工。現在這蟠龍山內外已由我買下,山內外的破舊房子,你可拆了用來建住房、豬圈、牛圈,仍是承包制。”
王幫主:“管夫人,我想問一下,你的房子要求住多少人,你的豬圈要養多少頭豬?你的牛群要養多少牛?我好確定建多大。”
劉芳:“住人的房屋,應按一百人計。養豬五百頭計,牛欄則以萬頭計。王幫主。蟠龍山主要栽果樹,山內壩子主要養肉牛。其它是為這兩點服務的。”
世敦:“王幫主,我們陪你們到具體地點上轉一下,就知道工程量多大,計費多少了。”
王幫主:“那是的,請管老闆帶路。”
管世敦與五個侍衛來到蟠龍山山口,進入壩內,走到臺上。
王幫主:“管老闆,這個臺上還有臺,建議人的住房建在臺上臺。五百頭的大豬圈也建在臺上臺,萬牛大牛棚則搭在臺的東面,二十排。牧工的住房,我至少拆兩棟才能還建成一棟,至少要四棟,以每棟二十兩計,耗資八十兩,豬圈,也是拆舊屋而建。至少五排,亦以每排十兩計,耗資五十兩,牛欄要全用新木。一排二十兩,二十排四百兩,基腳石。糞池皆要採石砌室,因此要積肥澆樹。全儲備起來,糞池要大。以每個糞池十兩計,四個共四十兩,總計二百七十兩。”
管世敦:“整個閬中幾處大工程都多虧王幫主管理提調,很辛苦,我給你三百兩,其中多處的三十兩是給王幫主的辛苦費。”
說著拿出三百兩銀票遞給王幫主。
王幫主:“謝謝管老闆。”
與此同時,劉芳找到莊師爺,說道:“親家歐陽雲鵬回來沒有?算起來應該回來了。”
莊師爺:“管夫人,是昨下午回來的,回來就問你們到了沒有?我告訴他們,你們已到了兩三天了。他問女兒的婚事你們是怎麼安排的,我說管家早就告訴過你們,等你回來即舉行訂婚之儀。”
劉芳:“莊師爺,他們家遭如此變故,現在的木材生意還能繼續嗎?”
莊師爺:“管夫人關心的我已想到了,我直截了當的問他,侄女婿,你還有本錢繼續做木材生意不?給表叔說個實話,他說,這一兩年光出不進,三萬兩的本錢已耗的差不多了,把女兒的事辦了再說吧。”
劉芳:“麻煩莊師爺轉告歐陽親家,明天我帶著兒子與他爹一道去相親,把訂婚之禮的事情敲定,我將給他三萬兩銀票的聘禮,希望親家把生意做下去,我是很開通的,希望他們兩個年輕人見見面,我甚至在想,訂什麼婚,乾脆就在這兒拜堂成親算了,當然他們認為應有個訂婚儀式,我也依從他們。就麻煩莊師爺走一趟了。”
劉芳正準備離開府衙,正好楊大人從外面回來,楊大人:“劉大人好多天沒空來衙門坐坐了,找師爺談令公子的婚事了。”
劉芳:“楊大人,是的,我和孩子及孩子他爹明天即會去歐陽家相親下聘,商談婚事。”
楊大人:“劉大人,我說呀,乾乾脆脆在閬中把婚禮辦了,訂婚就免了,何必多此一舉,劉大人,總督大人聽說你在閬中搞得熱火朝天,準備下來看看,從他的信函上寫的來看,三五天就可能到閬中,何不趁他來此,讓他主持,把婚禮搞得熱熱鬧鬧,風風光光的。”
劉芳:“楊大人好主意!明天去,好好跟親家談談,爭取把婚禮辦了。楊大人還有件事想給你彙報,昨天我們一家去蟠龍山山頂觀了觀閬中風光,結果發現蟠龍山內是一個上萬畝的大壩子,中間還有條河,可謂水草豐美,當即決定在裡面養牛,讓閬中百姓有牛肉吃。”
楊大人:“我從明嘉靖閬中縣誌上看到,說蟠龍山裡有個金牛壩,可能就是指這個壩子,我也沒有去看過,劉大人,你又為閬中發展濃濃地劃上了一筆,我代表百姓感謝你。”
劉芳:“我已經請王幫主在裡面建房子,修豬圈建牛圈,並開荒種糧食來餵牛。”
管世敦:“這才六月,如干得快,還可種一季遲包穀,餵牛餵豬都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