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第4/4 頁)
時漂來一艘打漁船,靠岸後問敬仲他們買不買魚。於是大家攀談起來。
崇仲:“請問大哥,這微山湖多長?多寬喲?”
漁民:“寬只幾十裡,長卻有幾百裡。”
崇仲:“大哥。這麼大的湖怎麼沒見好多打漁的呢?”
漁民:“湖裡光捕不放,就越捕越少了。”
崇仲:“聽說明朝微山湖以產魚著稱。”
漁民:“明朝的事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眼前湖裡基本上打不到魚了。”
說著,撒了一網給他們看。什麼都沒有。
金蓮:“這位大哥,這裡有沒有老漁民?”
漁民:“我爹就是老漁民,你問什麼事?”
金蓮:“我問他能不能大規模的放養魚苗,進行人工飼養?”
漁民:“小姐,你在說笑話喲,這是你家的魚塘嗎?更何況你魚苗從哪裡來?”
這時又搖過來一隻小船,年輕漁民說:“我爹來了,你直接問他。”
老漁民:“我在遠處看見你們圍在這裡,以為出了什麼事,原來是在問什麼。”
金蓮:“大叔,我們問他可不可以在微山湖養魚?”
老漁民:“小姐,這很難,首先這是官湖,不是哪傢俬湖,其次魚苗從哪裡來,魚飼料從哪裡來,這麼大的湖,你怎麼管?這個偷一網,那個偷一網,你怕連本都收不回來。”
明月:“這樣大的湖養魚只有婆婆才有辦法,問問她來再說。”
告別漁民父子又繼續東行,朝濟南方向走去,地逐漸平了,種棉花的越來越多。明月:“有門!”
金蓮:“明月,你說什麼有門?”
崇仲:“明月可能想到有棉花便有紡織業。明月,是不是?”
明月:“知我者,吾夫崇仲也!”
金蓮:“是呀!”
敬仲:“你們看,地越來越平,莊稼長得越來越好,棉花種的越來越多,濟南是省府之地,肯定找得到商機,找得到發展機會,至少可開幾家峨嵋酒家,開幾座商城。”
大家加快行程,六天後便趕到濟南,先找到著名的悅來客棧,選上房兩間住下,花了兩天遊遍了濟南城。名城濟南除城中心兩個十字街房屋好一些之外,多數房舍低矮,光線昏暗。問之,皆為防寒之故。他們走到著名的大明湖,湖水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