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第3/4 頁)
了上海總部,爹媽正在商量一件事,據可靠訊息,舟山群島有一個海帶養殖場,長約一百里,寬約七十里,中間有七八個島,著名的觀音道場普陀山就在其中,原老闆想換個地方養更值錢的珍珠蚌,而且也看好了地方,因手頭餘錢不多,想賣掉海帶場去買那片地方。
劉芳:“這又是一個新的產業,我們白手起家,什麼都不會,你爹有些猶豫,我也一時拿不定主意,你看如何?”
芙蓉:“不會沒關係,可以說許多產業都是從不會到會的,只要有熟練的匠人做事,比如松江棉紡織廠,我是衝著這麼多熟練匠人才下手的,養殖海帶也是一樣。養珍珠蚌更賺錢,只要有條件我們就可以養。媽,就像你養魚一樣。爹媽,讓我先去仔細看看再說。”
管世敦:“劉芳,芙蓉要從事海產養殖,需要有自己的坐船,你繳獲的戰船中給他配備一艘坐艦,有現成的沒有?”
劉芳:“我已考慮了這個問題,在繳獲的班達西國文武大臣的坐船中,有艘帶靈活轉向和俯仰角度的長炮管的微型軍艦,可住六人,舵室後一間稍大的房間歸你住,水手住底艙,有簡單的廚房可做飯,加上兩個貼身女侍衛四個侍衛,一間小庫房。很適合你使用。已停在院子外的江上了。”
芙蓉:“謝謝爹媽。”
說幹就幹是管家的一貫做派,當即就由劉芳帶領。到江邊去看自己的坐艦,單桅多帆。行進速度很快,做飯的廚師是重慶廚藝學堂的人,老長工之子。單管炮,操作靈便,竟然也是由廚師操作,他們對武英格格、三品兵部郎中都很崇敬。芙蓉告訴大家,明天去舟山群島。
經過三天的航行,到達舟山,先到普陀山朝拜了觀音道場。出了千兩佈施,然後芙蓉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和大家商量。芙蓉說:“我們管家產業集團總部決定從事海洋養殖,但我們不懂,這不要緊,不懂就學,總是學得會的。現在普陀山周圍有一片海帶養殖場要賣,怎樣才知道賣家價錢是最合理的?而且他的養殖場物有所值?以及他的投資情況。聽說他想去買一片海域,養珍珠蚌。認為可賺大錢,為什麼我們不可以養珍珠蚌賺大錢呢?要問海帶的問題只有到海帶市場,那兒是最方便打聽的地方,因此。先打聽海帶市場在哪裡。”
這很容易就做到了,就在東南角的沈家門,他們到了沈家門。果然有不少經營海帶的商店,海邊成堆的鮮海帶。而且不少人還在從船上往下卸,於是他們分別去打聽。芙蓉看見一個老船工無事坐在船舷上抽菸。於是走上前去,拱手道:“大叔好清閒,這是你自己的船嗎?”
老船工:“哪的是我的?我只是個舵工,在這船上幹了二十幾年了。”
芙蓉:“是老把式了,養殖海帶賺頭大嗎?”
老船工:“怎麼不大?不大誰還願幹?”
芙蓉:“一般賺頭大的投資也大,風險也大,是不是?”
老船工:“那是一般的道理,種海帶多是近海淺灘,海底要有適合海帶生長的東西,什麼東西我說不清楚,這杭州灣從城裡流出的水到舟山一帶就形成適於海帶生長的水,所以在舟山群島一帶養海帶的人很多,不少成了大老闆。”
芙蓉:“聽說普陀山海帶養殖場的那位老闆還想轉行養珍珠蚌,放著賺錢的現成行當不做,去開避新的行當?”
老船工:“你說他呀,我曉得這件事,普陀山周圍都是他的海帶養殖場,年收入起碼四十萬左右,主要是傍上了養珍珠蚌的有錢的寡婦,那女人在南邊三門灣,非要他賣了海帶養殖場去三門灣發展珍珠蚌養殖,為了這個女人,他只能舍這邊了,但他海帶養殖場太大,誰買得起?”
芙蓉:“那個老闆姓什麼?他有多大的養殖場?”
老船工:“多大呀?聽說東西南北有一兩百里,他姓的也怪,姓上官,名海晏,上官,他上輩跟我一樣是船工,從沒做官,還上官哩!”
芙蓉:“這麼大,他有多少養殖人員?”
老船工:“我當年在那裡駕船掌舵時就二百來人,十五隻船,現在恐怕有三百人,說完磕了磕菸灰,又繼續說道:“這麼大的產業,他喊價四十五萬兩,誰買得起呦!”
芙蓉:“大叔,問題是值不值四十五萬兩。”
老船工:“說實話,值,絕對值,你想想,一年賺夠本,兩年能賺對本。”芙蓉:“大叔,養珍珠蚌是不是特賺錢?養起來難不難?”
老船工:“當然非常賺錢,但投入也大,要在海邊修大池養,像養魚一樣,要投食。”
芙蓉:“這附近有養珍珠蚌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