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再捻了捻,疼痛立即大減,那人說道:“好快,我一下就不痛了,真是神仙一把抓啊!”
病人問:“醫資怎麼收?”
上學:“舉手之勞,不收錢,大叔走好!”
牙痛者高矮留下了十個制錢才走,下一個是個老太婆,隨兒子趕場摔了一跤,疼痛難忍,兒子正沒有辦法,看見上學擺起醫攤,趕忙背來了,上學一看,連忙安慰年輕人:“老太太是手腕骨頭摔錯位了,我馬上給她弄回位,先讓我用針灸給她止了痛再說。”於是兩針下去,隨著捻動加快,疼痛漸漸消失,麻木感增加,這時上學讓五妹扶著老太婆不動,他拉起老太婆的手,用力按壓,最後“查”一聲,就回位了,他對年輕人說:“把你的外衣脫下來給你媽做個吊帶。”年輕人脫下衣服,上學給老太婆斜披在身上,兩個袖筒打個結,將老太婆的痛手放在節上吊起。年輕人和老太婆連連致謝,臨走留下一塊約五錢的碎銀子。下一個是個小孩,一不小心把手割破了,流血不止,其父慌了,連忙抱來。大家見小孩流血,忙讓他先看,上學亦用銀針封閉了相關穴位,頓時止住了流血,隨即從藥箱內找出止血生肌丸,弄細撒在傷口上,再從小孩的內衣上撕下塊布包上,就結束了,此家是商人,丟下了一個一兩重的小塊銀子,抱起小孩就走了。
很快鎮上就傳說城隍廟來了個手到病除的神醫,一位正在著急請醫生的年輕人聽說此事,忙來到城隍廟,擠進人群,撲通一聲,便給上學跪下,說道:“請神醫救我老母一命!”這時上學正在看一個病人,連忙說道:“客人請起,我可不是什麼神醫,我只是個從醫不太久的年輕郎中,兄弟有什麼請講。”
那後生道:“前天我母親出門做客,吃大舅接媳婦的喜酒,多喝了點,回來時不注意摔了一跤,從坡上滾到坡下,頭撞在一個石頭上,至今昏迷不醒,眼看越來越虛弱,快不行了,一定請郎中救救我娘。”
上學一看,圍著這麼多病人,很為難。這時一個老者說道:“他娘平時對鄉親很和善,很友好,也樂善好施,是行善積德之人,如今生命垂危,郎中先去他家看看吧,我們在這等你,好在他們家就在鎮邊不遠的地方。”老者說過,大家也沒什麼了,於是上學整理好藥箱,留春紅在這裡看攤子,陪眾病家說說話。
出鎮不遠,上學跟那年輕人進入一個深宅大院,進入老太太居住的內宅,在一個陳設雅緻的房間裡,一間雕花紫檀木花罩架子床上躺著一位面色蠟黃雙目緊閉的老太太。上學趕緊上前,坐在床沿上為老太太切脈,脈相孱弱,但還比較穩定,並不亂,目前尚無性命之憂。上學有看了看頭部受傷的地方,是傷在前額,前額是頭骨中最結實厚重的地方,一般性撞一下,雖然頭面板破了,流了血,並無大礙,怕的是後腦受傷,但老太太不是。
上學:“年輕人,別急,老太太是驚嚇過度,但並未受重傷,沒有大的問題,我給她扎幾針,她老人家便可醒來。”於是上學拿出銀針,在頭部、耳根、脊柱上紮了幾針,捻了捻,一會兒老太太便睜開了眼睛,一看是一個陌生的年輕人坐在自己的面前,手裡還拿著又長又細的銀針,十分詫異,忙問道:“他是誰?”
那後生道:“娘,你嚇煞孩兒啦!你吃酒回來的路上,從路上滾到坡下,額頭撞在石頭上,從此昏迷不醒,兩天了,氣息也越來越弱,正在走投無路之時,碰到這位神醫,只需幾根銀針,就將娘從閻王哪兒救回來!”
老太太道:“原來如此,神醫真是我的救命恩人啦!恕老身不能全禮,我兒要好好謝謝恩人,今晚就不走了,我要設宴好好招待恩人。”
上學道:“老夫人的盛情我領了,只是鎮上還有多人等我看病,我要立即轉回鎮上。這是一包生肌止血散,我給老太太敷在額頭的傷口上,傷口很快就會痊癒的。”
老太太道:“是這樣,我就不耽擱郎中的時間了,我兒你跟郎中一塊兒去,等看完病一定把郎中一家請回來。”
後生道:“這就跟著去,一定把恩人一家請來家中。”
前後只耽擱了個把時辰,他們二人便回到鎮中,集市散了,但等著看病的人還等在那裡,姨媽也來了,正在與等著看病的人講他們路上的遭遇。
上學繼續看病,其他人向跟來的年輕人打聽他母親的病情,年輕人說:“郎中三兩下母親就醒了,已沒有大礙了,謝謝大家關心。”
直到太陽快落山才看完最後一個病人,這時管代朋也來接兒子來了。
上學:“這位小兄弟執意要我們一家去他家用晚飯,正等著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