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部分(第3/4 頁)
裡,如今既有百禽衣在身,就算慢慢行去,自然是一日便達了。
二人對這百禽衣都是習練多次,遁行起來快慢由心,也就過了半日,就來到呂祖的修真之地。
九淵之中,本無山林河澤,若想依著地標記路,幾乎是不可能了,好在仙修之士,對距離遠近靈識之中自有微妙感覺。哪怕是閉著眼睛遁行,也知道去了多遠,位在何方。
眼看到了數年前自己的出發之地,玉莞興沖沖的當先領路,一邊叫道:“師尊,師尊,玉莞回來了。”
修士的神識在這九淵之中倒是可以動用的,只是會受這法則所限,無法探出去數千裡去。不過就算如此,以原承天的修為,其神識也可探出近千里了,而呂祖哪怕沒能修成神識,其靈識之強,也該有兩千裡之遠才是。
因此見玉莞呼喚之後,呂祖仍不現身,原承天不由心生不詳不兆來。按理說以呂祖仙修中乘的境界,在凡界已是無敵,在這九淵地宙,除了一些大能異獸,也不應該遇到危險才是。
難道他修為恢復之後,就去尋找玉莞?可此人身上並無百禽衣,任他是仙修大士,也不可能遁出多遠,而只要他在近處,只要動用靈識一探,就可知道自己與玉莞的存在了。
玉莞連喚數聲,也不見呂祖回應,粉面漲得通紅,已有些著急起來,她在九淵之中,全仗呂祖方能得保性命,若沒了呂祖,豈不是要殞落在此處了?
原承天並不說話,只是動用神識去四周探查,同時輕輕驅動黑羽衣,在這四周巡視一番。
呂祖修真之地,也不過是一處雲團罷了。而這雲團經數年時間,其性質早就千變萬化,不可能再是當初的雲團。看來要麼就是玉莞尋錯了地方,要麼就是呂祖因故開了此地。
見玉莞雙目微紅,幾乎要垂下淚來,原承天便道:“呂祖就算離開這裡,也不會去了多遠,我等就在這附近慢慢尋來,總可尋得著的。”
事已至此,玉莞也是無計可施,只好依著原承天的主意,以這處雲團為中心,向四周尋去,每次巡視,也不會超過五千裡。
想來呂祖只靠胸中一口真玄遁行,五千裡的距離,就要花費數月工夫,又怎能去得更遠?
堪堪過了三日,這一日原承天正行間,神識之中忽的探到前方濁氣沖天,惡息紛紛,分明是有許多異獸異禽聚在一處了。
再前行數百里,探的更加明白,原來這許多異獸異禽,正在混戰不休,直殺得天地無光,毛羽紛紛。
玉莞靈識苦不甚高,也依稀覺察到前方有異狀,可又怎知會是九淵獸禽混戰。
原承天對九淵的獸禽紛爭,本也不以為異,只是在神識在諸多異獸異禽之中,探看是否有大能異獸罷了,在凡界之中,七級異獸就算是屈指可數,但在九淵地宙,便是十級以上異獸,也是不足為奇。
而原承天的獸魂雖修到十級,可因只是一縷獸魂,也只能鎮住七八級異獸,因此若遇到八級以上異獸,就需儘早迴避為上。
一番探查之後,發現這群異獸異禽,最高者不過七級而已,倒也不足為懼。
正想就此避之為大吉,不想神識無端一掃,竟發現在異獸異禽的惡息之中,有一道精純靈氣忽隱忽現。而這道靈氣,竟是分外熟悉。
原承天不由大奇,急忙將神識凝成一線,鎖定在此人身上,這才驚訝的發現,此人竟是呂祖。
就見呂祖遠離戰場中心,在空中負手而立,身邊擁著三隻異獸,皆是七級,正在目露兇光,瞧著戰場變化。
這三隻異獸之中,其中有兩隻身材高大如山嶽。其中一隻,怕沒有六十丈之高,另一隻也有四十餘丈。第三隻則是身型短小,只及呂祖身高一半,相貌好似靈猿。可此猿惡息極強,兩隻巨獸都不敢靠近。
而這隻靈猿偶爾轉目瞧向呂祖時,也是一臉的不屑。
原承天大為驚奇,呂祖怎的與九淵異獸混在了一起,更奇的是,自己明明已探到了呂祖,以呂祖之能,沒理由反而沒發現自己。
出現這種情況唯一的可能,就是呂祖並沒有修成神識,而靈識在九淵之中,應該會受到頗大限制。故而此人修為雖比自己高過近兩個境界,其靈識也沒能強過自己。
正在揣測之時,呂祖的目光忽的轉了過來,總算是發現了原承天的存在。如此看來,呂祖此刻的靈識應該和原承天的神識相差無幾了,神識的好處由此可見一斑。
呂祖見九淵之中,竟有凡界修士到來,不免先是一愕,等他發現此修竟是原承天時,自是又驚又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