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2/4 頁)
有道理,又好像讓人聽不明白。
第一百五十八章大義之所在,陰謀與算計
一場不準備殺了目標的刺殺。
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意思,或者,到底想要幹什麼,吳不成聽著有些糊塗,但卻也想到了一些可能,可是還不確定。
“你本不想殺了唐襄龍?”
“當然了。”
吳不成一問,趙夢瑤一答,吳不成似乎獲得了自己的答案,可又覺得,似乎也沒什麼大用。
趙夢瑤換了一個舒服的姿勢,用自己的芊芊玉手枕著頭,一副慵懶的樣子便展現出來,只不過,她那兩撇小鬍子也真個礙眼,可吳不成還是很喜歡看的,只是……又別過頭去。
“嘿嘿……”好似一隻小貓,趙夢瑤這次不再戲弄吳不成了,說道:“很簡單,我們之前是不是說到了大義?”
“大義?”吳不成自然不會忘記,可是……
哦,原來是這樣呀。
吳不成眉間疏解,趙夢瑤面露微笑,她知道自己的男人算是明白了,於是,便全盤托出,道:“天下有大義,可是這大義到底在誰的手上?從漢武帝獨尊儒術到今日,大義雖說是天下的東西,是當今聖上的,但其實,是在這天下的儒生手上的。儒門之人,也許手無縛雞之力,可是儒門之人,卻能出世做官,卻能掌天下之船舵,卻能以言辭文章,讓天下人皆知,大義是何物。
當今之關口,大齊這天下已經到了盛世,可說的不好聽的,是盛世的尾巴,皇爺爺一肩承擔了許多,可也這麼多年了,他也要擔不住了,當他去了之後,那這盛世恐怕也就不在了,所以,關口就是稅法之改。
唐生唐襄龍,楊慎之徒,以壯年來到了這關口上,手上握住了天下的船舵,他掌了大義!
大齊這天下,是接著走盛世,還是馬上就由盛轉衰,都在唐襄龍這人的身上,他督辦稅法,自然是要面對萬千人的對立,誰會心甘情願的把錢給了別人?特別是那些個,平時就為富不仁,或者官官相護的傢伙們。
雖萬千人,吾往矣。
唐襄龍之志,也是天下儒生之志,唐襄龍,亦是天下儒生的表率。
有此大義,那麼,如果有人要違呢?”
吳不成聽後,已經大概知曉了,便說道:“所以,你策劃了這場刺殺行動,表面上看是要殺掉唐襄龍,但實際上,卻是幫他。”
“聰明。”趙夢瑤讚了一句,可似乎也是贊她自己,笑著接著說道:“如此身負天下大義之人卻遭人刺殺,這不是公然的要與天下讀書人為敵?
不用別的,萬千書生光是罵就罵死對方了。
那麼,眼下來看,能產生的結果就只有一個。
稅法之變,會成功,會加速,會讓許多讀書人站出來,仗義執言,便是他們自身也許也是那些個大戶,那些個有良田千畝的人。
所以,怎麼看,這一番刺殺,都會讓唐襄龍的稅法變的更加容易,其實,這也是以大義來為之,畢竟若無此事,那麼,天下儒生恐怕也不會說些什麼。
這是刺殺之妙,可是,卻不能讓唐襄龍死了,若是他死了,也許天下嚷嚷的人更多,可是真的要做實事的卻沒誰了。
明白嗎?
人有時候是最聰明的,唐襄龍這樣的人,天不怕地不怕,還身負重任,還是欽差,還是內閣大學士,可是,他這樣的人都死了,那別人還不掂量掂量自己?
稅法自然無人敢動了。
我的夫君,你恐怕想不到這些吧?”
“能。”吳不成說道:“讀書人心裡的彎彎繞是最多的,你曾經說過。那唐襄龍都死了的話,那麼就會出現,也許好多人罵的厲害,可卻沒有誰再敢出來動稅法了。”
啪啪,趙夢瑤輕輕的鼓掌,笑著道:“多日不見,夫君似乎長大了不少。”
“這……”吳不成有些臉紅,幹嘛要用長大了這個詞兒呢?
趙夢瑤不管那麼多,接著道:“所以,唐襄龍絕不能死。但是,有人卻希望他死,那個人……”
“祿王。”吳不成此話都沒有疑問,他有相當的把握。
“正是。”趙夢瑤接著道:“我的這位王叔可不是一般人,話說,福王是個草包,全天下都知道,但福王相對於祿王,卻又更多的‘大義’,天下儒生大多會力挺福王的。祿王這個人,雄才大略是有些的,特別是雄心,他是第二皇子,只要福王出了些意外,那麼,這天下恐怕就是他的了。甚至到時候,天下儒生會自持祿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