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1/4 頁)
察罕帖木兒心神動搖下,和著節拍高歌道: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第五十二章問人間誰是英雄
PS:感謝YangZhiGang和小骨刀的588賞
忽地蘆管曲調又變,又變成‘胡笳五弄’的曲子,意境蒼涼高闊,讓人聯想到塞外衰草連天,大漠長河的景象。元軍大都故鄉在邊塞,跟著察罕南征北討,已經十數載未曾歸過故里,可是天下永無寧日,這征戰也不知何時到頭。
元軍平日裡征戰不休,自然把這故園之思壓抑住,可是蘆管聲,語調悲切,動人心絃,不少元兵想及家鄉長煙落日,塞上牛羊,不由得嗚嗚切切,哭了起來。
察罕鐵木貼聽到外面哭聲,心頭一驚。他是做大事的人,心硬如鐵,一時悵然,很快就回過神來。這蘆管聲不是特意針對他而發,他驚醒之後,便再也動搖不了他。
他心知定有蹊蹺,見得女兒若有所思的樣子,不暇細問,傳了手下一干高手,往蘆管聲方向而去。這夜,明月高懸,遍灑流銀,察罕率著一眾高手,來到大營外。只看見營外的一塊巨石之上,不知從什麼時候坐著一個身著白色道袍的男子,男子不過三十許歲,目似星辰,在寒夜裡閃閃發亮。背後斜露出一隻劍柄,營地視野開闊,一覽無餘,除卻這男子,再無別人。
清風蕩來,白衣道人衣衫單薄,可是絲毫沒有覺得冷的樣子,見到察罕等人出來,白衣道人收了蘆管聲。
白衣道人笑道:“好一座千古奇秀武當山,可惜山下盡是些豬狗輩,平白汙了一片清淨。”
他大放厥詞。察罕一干手下。心頭大怒。
趙敏見到李志常。微微一笑道:“李兄別來無恙。”
察罕心中一奇,女兒何以認識這行為怪誕的道士。不過他知曉愛~女喜好接納江湖人士,這怪道士或許是江湖中某個有名望的人物。…
李志常不答,拍在身旁巨石之上,起著節拍,放歌長吟道:“
咸陽百二山河。
兩字“功名”,幾陣干戈!
項廢東吳,劉興西蜀:
夢裡南柯。
韓信功兀的般證果?
蒯通言哪盡是風魔?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醉了由他!”
察罕乃是元廷擎天之柱,南征北討,維繫著元廷最後一口氣,他用兵如神,功勞之大,自然可以和韓信比肩而論。李志常這首蟾宮曲,把韓信比喻成察罕。韓信雖然添為漢初三傑,最後卻不得善終,李志常言下之意,自然是察罕也不得善終。
這首曲子正中察罕心病。雖然朝廷倚重他,其實暗裡也防著他。十年前丞相脫脫總制諸王各軍馬、諸省各翼軍馬。董督總兵、領兵大小官將,號稱百萬,時人言“旌旗累千里,金鼓震野,出師之盛,未有過之者”。
當時脫脫領著百萬大軍,和當時大興義軍,自號誠王的張士誠交手,雙方戰於高郵城外,士誠大敗,退入城中不出。元軍分兵破六合、鹽城、興化等地。眼見得脫脫就要生擒張士誠這天下第一號反賊時,元帝傳來聖旨,臨陣換將,脫脫隨後被人矯旨遣使鴆死於雲南貶所。高郵城外的百萬元軍也不戰自潰,從此義軍對元軍由守轉攻,局勢愈發的艱難。
自那之後,察罕,雖然逢戰必勝,其實心病不小,生怕哪一天也步了脫脫後塵。
李志常的蟾宮曲,摸準了察罕的心病,察罕怏怏不樂,這時候趙敏用清脆的聲音開口清吟道:“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紫蓋黃旗,多應借得,赤壁東風。更驚起南陽臥龍,便成名八陣圖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東。”她聲音嬌脆,卻不減豪邁。
此曲讚揚諸葛亮的應時而出、一鳴驚人,將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雍容豪邁、遊刃有餘,都形象地表現了出來。明為讚揚諸葛亮為天下布衣草澤之士揚眉吐氣,此時卻是在頌揚她父王察罕帖木兒。
李志常將察罕比作不得好死的韓信,趙敏便將察罕比作‘功蓋三分國,君臣始終’的諸葛亮,可謂爭鋒相對。
察罕心氣復壯,問道:“足下究竟是誰?”
李志常哈哈大笑道:“我是誰?琴劍酒棋龍鶴虎;逍遙落拓永無憂。閒騎白鹿遊三島;悶借青牛看十洲。碧洞達觀明月上;青山高隱彩雲流。時人若要還如此;名到浮華即使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