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部分(第3/4 頁)
這巫尊應該知道皇城裡面那人的厲害,看來對他也很忌憚,需要李志常出手。
這樣一來,似乎可以推斷出那神秘莫測的青龍會的巫尊,似乎也不是完全不可測度,甚至論硬實力,都未必比他更強。
李志常心中對這世間的戰力逐漸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
處於最頂層永遠只能是黑山老妖。然後才是道佛兩家最頂尖的人物和七大妖聖之流。
當然這一層次的戰力,也有高有低,但不會差距到無法彌補。
李志常也算躋身在這層次裡面。只是面對這層次最頂尖的九尾妖聖,仍有一段難以跨越的距離。
當然這段距離應該等他度過了三災最後一災——‘風災’,真正成就天仙境界之後,就能完全跨過去。
李志常之所以要練成妙道真身的緣故。便是因為風災之風。不是東南西北風,不是和薰金朔風,亦不是花柳松竹風,喚做‘贔風’。乃是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即使他有極大把握度過去。但是卻得將肉~身臻至圓滿才行。這不是簡簡單單的功夫,即使他之前借用了和尚的舍利那冥凰的力量。但最後的階段,依舊得需要長時間的靜修打磨才能到當初肉~身的圓滿層次。
而妙道真身如果練成,便可略過這一步時光耗費,還能生出別的神通,使他度過風災後,一具觸控~到金仙的境界的邊緣。
即使到時面對黑山老妖,也未必沒有還手之力。
這完全是基於太乙真訣和大聖國師王菩薩的輪迴經驗推斷出來,不是毫無根由的猜測。
正因為如此,他才對東極乙木有這麼看重。
因為從大聖國師王菩薩的經歷來看,只有到了道門金仙、佛門大乘菩薩的程度,才有資格做出某些選擇。
大聖國師王那‘不往西天、不證如來’的豪情,依舊深深銘刻在他心間,給他在這茫然的修行道路中,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
皇城之中,有一座塔,高約有二十丈,從外面看有十三層,其實走到裡面才知道,只有七層。
這塔名為**塔,取天地四方之意,氣魄極大。
塔身自下而上塔簷逐級縮小,塔簷翹角上掛了104只鐵鈴。簷上明亮,簷下~陰暗,明暗相間,從遠處觀看,顯得十分和諧。外形雍容大度,氣宇不凡。
此時已經過了八十歲的大夏朝皇帝,在身後太監宮女的幫助下,整理好龍袍之後,獨自一人往塔裡面走了進去。
塔內每二層為一級,由螺旋階梯相連;壁上飾有“須彌座”。塔內第三級須彌座上雕刻花卉飛禽、走獸、飛仙等各式圖案,刻畫精細。構思精巧,結構奇妙。
大夏皇帝此刻就在第三級,面前是一個老僧,灰色僧袍,白眉長長垂下,面容飽滿,身上的面板沒有一般老人的乾癟,光滑如綢緞。
大夏皇帝恭恭敬敬施禮道:“老祖宗剛才發生了什麼事?”
這老僧乃是大俠皇朝開國皇帝的親兄弟,經歷的歲月,比大夏皇朝還要長,比諸佛道兩家的頂尖大高手,也毫不遜色。
而且他紮根皇城,佔據地利,只要大夏不滅,就能借助龍氣,實力強橫。
這也是大夏皇朝的定海神針。
當初仇王謀反,自以為勝券在握,其實一切都被這人看在眼裡,甚至都沒有露面,就破去了對方謀劃,連仇王自己都不知道,只以為完全是梁王搞得鬼。
老僧淡淡說道:“江山代有人才出,這次動手的兩個人,我都解決不了,只是他們自己也有矛盾,所以才暫時勸退了而已。”
大夏皇帝一驚,道:“這兩人不會對朝廷有歹意吧。”
老僧道:“不知,你也不必在意,世上哪有長盛不衰的皇朝,強如禹王,他的子孫也沒有永遠佔據天下九州,而我們卻不過只是佔據了九州之一而已,比諸禹王的功業,又不知道差了多少。”
大夏皇帝心中雖然不以為然,但是還是不敢質問,說道:“老祖宗說的是。”
老僧深深看了他一眼,微微嘆息道:“盛極而衰乃是天道運轉的自然法則,人力不可違背。一月之後我將和孔雀王決戰,無論勝負都不可能再護佑你們了。”
大夏皇帝這才露出不安的神色,說道:“當初孔雀王不是敗給你老人家了,怎麼還敢來。”
孔雀王亦是七大妖聖之一,他和老僧昔年曾經隱秘的交過一次手,並且落敗,只是對方逃命的本事幾乎不遜色於天鵬尊者,所以能夠全身而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