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1/4 頁)
山神不明,問道:“好在何處?”
凌虛子道:“求人不如求自己;求神拜佛不如善事一件,神佛的憐憫,不會永遠相隨,將命運送入神佛之手,迷失的只是自己本源,求神問卜,不如自己做主,嗟來之食,永遠是廉價的。想要幸福,就得自己去努力,不能去幻想什麼,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改變自己的命運,又何必去問神佛?又如何卑躬屈膝神佛腳下?”
山神大驚道:“此等大逆不道之語,你如何說得出來?不怕玉帝降罪,誅滅以你?”
土地眼中鄙夷之色在明顯不過,小小妖怪,一口一個神佛,當真無恥至極。
凌虛子道:“山神、土地,你們千年修行,得道成仙,為了一個小小仙籙,放棄尊嚴,卑躬屈膝地活著,當真不覺可恥嗎?進入靈魂海眼,出賣靈魂,放棄自由,只為得到天上玉帝的承認,當真不覺得可笑嗎?受仙籙,受了人間香火,卻不顧人間苦難,當真不覺得卑鄙嗎?”
山神一臉怒氣,道:“凌虛子,你一個野狼成精的妖怪,竟敢藐視本仙?!”
凌虛子冷笑一聲,突然出現在山神眼前,右手扣住山神的喉嚨,將他高高抬起,道:“好一個本仙,好一個妖怪,小道來問你,你從受封山神之後,為此方山民做過多少善事?又行過多少惡舉?可需要小道一一說給你聽?小道不與你計較,是可憐你們這些自己命運都不能掌握的‘神仙’,猶如行屍走肉,存活在天地之間,還以‘神仙’為榮……”
凌虛子說話之時,一側的土地梨木柺杖猛然敲來,他眼中閃過一縷殺機,正要反手擊殺,土地卻突然摔了出去,撞在牆壁之上,暈倒在地。
“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載物之厚,愛惜生靈,少添殺戮。”凌虛子拿眼看去,只見門口,站著一個白袍書生,手中一把逍遙扇,面帶微笑,一派儒雅。
書生見凌虛子看來,行禮道:“小生顏如玉,城中元武書院教書先生,貿然造訪,實在失禮,還請勿要見怪。”
元武之宿,虛危之星,是為蛇。
凌虛子笑道:“久聞元武書院顏先生高德,裡面請,奉茶。”隨手一揮,一陣妖風捲起山神、土地,丟出觀門,自去款待顏如玉不提。
山神、土地見此,不敢多言,心中恨意叢生,轉回里社祠,鼓弄熊羆兄弟,揚言凌虛子作惡多端,禍害鄉里,請二兄弟降妖。
熊羆精早聞凌虛子事蹟,也是俠義之妖,又如何會信山神、土地之言,對二人的挑撥之語多有鄙夷,胡亂打發了他們去。
熊大黑稍加思忖,道:“山神、土地是屢屢作梗,這般下去,只怕我等與那凌虛子生出間隙,不如,我等前去走一遭,好將此事說明。”熊二黑點頭稱是,二妖架起雲,往凌虛觀而來。
四妖相見,引為知己,更加結拜為異性兄弟,熊家兄弟排行老大、大二,凌虛子次之,顏如玉最末。自此之後,一處社裡祠庇護山民,行山神之職,一處凌虛觀,行土地之職,體恤百姓之疾苦,做了許許多多善事,而顏如玉城中傳道授業,不收分文,甚至出錢資助貧困子弟,書院弟子也頗爭氣,曾出過四個狀元、七個榜眼、七個探花,稱得上一等一的書院,可謂名滿西番哈飛國界,。
三個妖怪,以神之命,庇護一方百姓,造福一方黎民,本是善舉。
可惜,好景不長,一日,自西方靈山歸來的觀世音菩薩路經此地,見此處無寺廟,有了傳道之心,當下落下祥雲,卻見四個妖怪立鼎安爐,摶砂煉汞,身上妖氣極淡,有幾分得道的架勢,其中兩隻熊羆精,正是當年他返回靈山之時,點化的妖怪,不曾想,現今有了如此道行。
細細打問之下,對四妖所為頗顯意外,觀世音菩薩暗想道:“庇護一方百姓,造福一地黎民,本是神佛之事,妖魔越庖代廚,如何能為?必然心有叵測。”
當下留在西番哈飛國界,觀察了數日之久,心中意外之情越深,四妖倒像是顯聖的真神,積攢下的功德必然豐厚,已是起了收復四妖的心思。
觀世音菩薩現身里社祠,欲要四人皈依佛門,距離此地不遠處,有個雲棧洞,裡面有個豬妖,自稱是天蓬元帥,與四妖常有往來,從他口中,四妖多少知曉寫天宮之事,自然也曉得那五百年前出盡風頭的如來佛祖。可是,四妖毫不猶疑的拒絕了,只因一條:四妖只求自由山水間,不問神佛不問仙。
觀世音菩薩折了面子,有幾分不愉,竟然打算用無力收復四妖,四妖也不是怕是之妖,與菩薩大戰,不過數個回合,四妖皆敗北,兀自咬牙不願皈依,一直擋在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