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2/4 頁)
威平原決戰,必敗無疑!”他朗聲說著,引來諸人的嗤笑。
文官們都叫起來:“虧你還是千秋宗主的弟子,晉國只有七萬主力,如今我們有十萬大軍,雲墨山數百高手也趕到了武陵平原。此番就算不是大勝,也能小勝一場。”
秦無忌冷笑:“晉國七萬主力,嘿,在我看來,晉國的主力其實只有六千人。”
這句話說得所有人一愣。
就連鎮國老親王都詫異道:“六千修士,的確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但兩軍會戰,煉士境為主的大軍才是正面戰場啊。”
秦無忌搖頭道:“那是五十年前,當年修士修為最高的,也不過煉神初級,大多數修士都還在地字境上,如今呢,今日普通百姓都能輕易進入煉士境。情況已經不同了。”
他堅定不移的分析道:“晉軍七萬,不過是幌子,或者是為了佔領城池的後備部隊,那六千修士,尤其是蕭歡雲的雲騎劍衛,才是真正的主力。”
此番晉國要以強大的修士為箭頭,一舉突破新鄭,九江,岳陽三郡,直入丹陽城,滅掉楚國王宗,這才是他們的計劃。
手握趙子高的情報,秦無忌心知肚明。
但他沒有全部說出來,只因他明白,如今形勢不可逆轉,大殿下在武陵平原的決戰必然要進行,那是因為楚國沒有經過一個教訓,是永遠不會明白實力強弱對比的。
果然這場朝會的最終結果,卻是雲墨山再增兩百修士,彙集三郡軍士,增援楚萬敵。
楚國要在武陵平原與晉軍決戰!
第二百二十八章 文武之爭
秦無忌回到四王府的時候,天色剛剛暗下來,一排馬車停在了王府門口。
軍中四名少壯,文壇六位新秀,全部下車等著,看樣子他們已等了很久。
秦無忌有些震驚的看著這些人,他們都是楚國青年俊才,往日從未有過交集。
見到他回來了,諸人圍上來,手中舉著一份奏章,正是秦無忌幾日前上書的《楚不敵晉之三論》。
將他們迎到府中,大家相繼落座,一名年輕的將軍首先發言道:“吾等都看過先生的三論,我們都覺得先生是對的。”
這將軍劍眉揚起,帶著軍中少壯派特有的朝氣:“在下歐陽奮青,這幾位都是同道中人,特來面見先生。”
秦無忌為他們斟茶一杯,嘆息道:“我本以為楚國的守舊派會求和,而你們這些少年英雄當該一心求戰才是,沒想到現在倒過來了。”
“這沒有什麼奇怪的。”歐陽奮青冷笑道:“那些老古董一心求戰,是因文武之爭。這番晉國修士揮軍,準備充足,策略有效,反觀我楚國,從年前就開始準備,到現在只來得及匯聚軍馬,既無對策戰略,也沒諮詢吾等眾將,就這樣拉開人馬對戰,不敗才怪呢。”
文武之爭,原來楚國還有這樣的兩個流派的爭鬥。
一名留著短鬚的年輕文士沉聲道:“先生,所謂文武之爭,卻不是文士與武將之間的爭鬥,而是我大楚兩大國策的論戰。”
他說著行了一禮:“在下張伯雲,恭添禮部侍郎,自進學便入宮為翰林,一直研究這文武國策。”
這麼年輕就做上了禮部侍郎,秦無忌不禁多看了他幾眼。
張伯雲便輕聲為他講解楚國的文武之爭來,原來昔年玉龍山兵敗後,楚國先王曾大會朝臣,徵詢國策。
那一次官員與修士代表分為了兩派,一派堅持以文禮立國,西聯蜀國,南撫吳越,形成合縱,對抗北方強晉,以此發展國力,促進修行。
而另一派卻認為文禮不可行,而要以武強國,趁著北方晉國還在休養生息,先攻吳越,拿下南方,收服吳越宗門妙音閣,全力發展武力修士。
秦無忌聽到這裡不禁一笑:“這麼說,雲墨山的修士都不會打仗了?”
歐陽憤青苦笑一聲:“那也不是,雲墨山有云宗,墨宗之分,那雲宗主修儒家之術,好禮修文。但墨宗不一樣,主修的是對戰功法,行軍佈陣。若講修士戰鬥力,其實墨宗不弱於其他八大門派。”
秦無忌忽然明白了,這楚國的文武之爭,其實就是雲墨山內部的雲宗,墨宗之爭。
他看著其他人:“我記得昔年四殿下曾有諫言國策,雲‘和晉,聯蜀,滅越’三策,為何你們當初不支援他呢?”
歐陽憤青和張伯雲對視一眼,都露出尷尬神色。
良久張伯雲才嘆道:“這個,是因為四殿下是雲宗的弟子,並非我們墨宗的弟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