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2/4 頁)
繁複雜,一旦投入便不知日月,蘇景全神精研飄渺星陣,劍尖兒劍穗兒、扶蘇、白羽成等人都來過光明頂,但聽六兩說小祖宗在修煉,大家也不打擾、就此退去。
直到一個月後,蘇景還是被‘打斷’了,有貴客來訪:三足金蟾,三阿公來了。
蘇景得六兩傳報時,三阿公已經由沈真人陪著、落足光明頂。
沈真人未多待,送客人過來他便離開,三阿公也沒什麼正經事情,就是來做個探望,這讓蘇景大是窘迫,本應自己登門去看三足蟾,結果沉溺星峰陣術,把其他事情都忘記了。
先致歉,再閒聊,三阿公不是等閒妖物,那些俗禮他才不放在心上。兩人相談正歡時,忽聽得一聲洪鐘巨響、傳徹八百里離山!
鐘聲全無悠揚之意,倒更像鋼鐵崩碎的惡響,尖銳、淒厲,沖人耳鼓好不難過。
以前蘇景在離山修行時,從未聽到過這樣的鐘聲。先是愣了下,但他很快反應過來:“問鍾?”
沒聽過這種鐘聲,但蘇景曾聽劍尖兒劍穗兒提到過離山山門旁,高懸一座洪鐘,名曰‘問鍾’,一旦被敲響就是這等動靜。
問鍾,不是給離山弟子或修家朋友敲的,鍾名字取問法、問道、問劍、問術之‘問’。
是問,更是鬥,那座大鐘,專門給來挑戰離山之人敲的。
劍尖兒說的明白,在離山立宗千年後,那問鍾就再未響起過。且不提離山威嚴、門下弟子高深,單隻那口鐘,修為若不夠根本就敲不響。
門前問鍾高懸,算是一份天宗氣度,敞開門戶不懼任何挑戰,無論是誰、只要覺得自己夠資格大可來離山試一試伸手。不止離山,幾大天宗門前,都有這樣一口鐘的。
此時離山界內,悠揚鐘聲響起,並非召集同門之訊,正相反,是要各峰各崖弟子繼續修行。
離山自有長老去應付挑戰之人,不必驚動大群弟子,也無需蘇景出面,不過蘇景倒是啼笑皆非:“還真有人來離山挑戰麼?”
三阿公則反問:“怎麼,老弟不知道麼?”(未完待續)
第二九一章天魔傳人
蘇景搖頭:“知道什麼?還請三阿公詳解。”
“三年前,一個自稱‘蚩秀’的修家,孤身一人登九臺山,破開護山大篆、連敗九臺道宗七位長老,再敗掌門,蚩秀大勝而歸。”
天宗地位然,其下修宗劃分九流,九臺山算得是二流宗派。
挑戰九臺山後,蚩秀又去了犀角宗、烽火島、界靈山每一處都是實力不錯的修行門宗,每一次蚩秀都大獲全勝。
到一年前,蚩秀又去了紫微宮。紫微宮是道宗修持地,根基深厚、傳承悠久,是天宗之下第一流的修行門宗,實力遠非九臺山、烽火島可比,是真正有元神境界的大高手坐鎮的地方。
這一次蚩秀只打了兩場,敗了紫微宮兩位太上師叔,冷笑收劍,揚長而去,甚至連一字置評都不存。
紫微宮之後,蚩秀又去了東籬劍苑、天星坪、三絕谷、不歸澗,每一宗都是僅次於天宗的一等修行地,每次蚩秀都大勝而歸!
當然,蚩秀不是憑一己之力去挑人家整座門宗,他只是上門求戰,不傷人只求勝負,一對一打過對方門宗內的強者便告收手。
東土漢家的修行門宗,對上門挑戰之人,大都能給出‘公平’兩字,修行之人,若是連這點氣度都沒有,又何談參天悟道。
敗了不丟人,但哪怕失敗也有失敗的尊嚴。
這個蚩秀三年之內屢戰屢勝,名氣著實響亮得很了。更離奇的是,他的境界也不過才第六境‘奪罡’。
蘇景詫異:“他才第六境?連連挑戰修宗、打元神境界的大修未嘗敗績?”
三阿公點頭:“要不說是離奇呢。”
蘇景皺眉,一臉的凝重:“果然是離奇事情,聞所未聞啊,莫不是天縱奇才?”
大聖玦中,阿嫣小母樂不可支,坐在地上對著天空喊叫:“山溪烏,你的臉皮還能再厚些不?”
中土漢家,名叫蚩秀的小修家橫空出世之時,南荒深處,離山的小師叔正橫掃大妖黃皮蠻子何嘗不是五、六境的修持,他誇讚蚩秀是天縱奇才,那他自己呢?
三阿公多麼深沉的心機,自然聽得出蘇景自吹自擂,呵呵笑了幾聲,跟著又轉回原題:“但是半年前,最後自不歸澗得勝後,蚩秀忽然偃旗息鼓,再不做任何挑戰。”
蘇景揚眉:“不是收手,是蓄勢以待吧。”
三阿公哈哈一笑:“老弟臺是明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